04

书写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出彩的教育答卷 ——从达州中学读懂达州教育 版次:04  作者:  2019年06月24日

杨柳校区

举办校运动会

翠屏校区校园一角

学生课间活动

(紧接第一版)班主任、骨干教师等优秀教育人才到高校专项培训和跟岗学习;让名师、省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名师专家培训;聘请省内外名校一线名师到学校对教学教研、学科建设、中高考备考等工作进行指导;聘请省内外名校奥赛金牌教练到学校进行奥赛培训和讲座,邀请著名高校教授到学校开办学术讲座,多举措提升教师教学教研能力和理论素养,提升教育队伍人才队伍建没、适应科技进步、顺应时代发展。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近6年来,达州中学中青年教师参加优质课大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人、省一等奖5个、省二等奖10个。2017年,达州中学鲁云波老师被表彰为四川省“特级教师”,白东老师获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质课展评一等奖,陈维权老师获四川省高中班主任风采展评一等奖,郭胜利老师获中国好教育联盟同课异构大赛全国一等奖……

同时,这也让该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功底扎实、业务精湛、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他们乐于奉献,甘于平凡。如潘光东、付专胜、王秋兰、欧阆中、刘波、冉启华、王敬洪、李世禄、廖晓舟、温敏、王玉平、袁登科等优秀老师。他们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他们早出晚归,毫不抱怨;他们甘于平凡,乐于奉献!

改善环境

形成“一校三区”格局

春,是娇嫩的花蕊在吐露芳香;夏,是雄伟的树木在遮阴蔽阳;秋,是成熟的果子在校园飘香;冬,是无畏的腊梅在傲立风霜……伴着琅琅书声和青春阳光,校园美景回味悠长。

这只是达州中学向着“达州领航、四川一流、全国知名”目标大步迈进的一个缩影。该校除了注重对教师的培养,还注重对校园环境的建设。

达州中学原叫达县中学,1988年正式开校;1994年,达县中学被确定为“达川地区重点中学”;2000年达县中学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中学”,2006年达县中学成为四川省最年轻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之一;2014年原达县中学更名为达州中学;2016年达州中学采用了一校两区集团办学,杨柳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如今,7栋教学大楼里,200余间教室配备了实木桌椅、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平台、空调;学生公寓楼里,配有国标双层学生床,安装了空调,还配备了独立的卫生间、供应热水系统。

除了优化校舍建设,达州中学还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差异化”和“个性化”。该校修建了独立的图书楼、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拥有20余万册图书资料及百万册网络图书资料;还打造出了美术室、舞蹈形体室等,建立了校园足球、中学生田径、青少年活动中心、心理指导中心、禁毒教育基地、模拟法庭等。近年来,学校多次承办省、市级德育、法治、艺体、心理、科创等活动,多次接待省内外参观团学习考察。

2018年,达州中学举行了盛大的建校30周年成果展。该校高1989级毕业生、九五尊易科技(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清华回到母校,感慨万千。“母校的建设越来越美,设施设备越来越齐全,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学习环境。”

当下,达州中学又迎来了新的机遇。2017年,达川区委、区政府提出要新建达州中学实验学校,达州中学将形成“一校三区”的办校格局。目前,正拟建“达州中学教育集团(联盟)”,由达州中学牵头,主办好集团学校、领办好生源基地学校、协办好联盟学校,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大发展。

为此,该校启动实验综合大楼新建项目,为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教学提供了良好环境;大力实施校园风貌打造,展示了师生昂扬奋发、拼搏进取的激情和风貌;拓展校园周边道路建设,治理道路拥堵优化交通环境。

创新改革

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自2014年以来,达州中学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已成为达州家喻户晓的名校,这得益于学校不断的创新和改革。

该校一直坚持抓好学校党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并就引进条件程序、职责待遇、管理考核等作了细化界定,采取“一事一策”方式,探索实行“绿色通道”制度。采取了“请进来”的方式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近3年,择优引进优秀人才79人,“请进”知名大学专家来校讲座30余人。

同时,学校教师管理实行优化组合和退出办法,由政教处择优聘用班主任,班主任择优选聘任课教师。凡师德考核不合格、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无故旷课或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学生满意度测评中不满意率超过20%或满意率低于60%的、期末统考(含中考、高考)平均分低于10分及以上、目标数差10个及以上的教师,将调班、调级或调整工作岗位。

实施教师队伍精细化管理,要求教师每堂课必须有老师教授、学生展示、学生答问环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性;以目标任务驱动教育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年级组、班主任、教研组“三架马车”的协同作用,认真落实一周三研和坐班制度,每次月考后及时分析、总结,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增强教育发展“赶超争先”的胆识和气魄,推动教育破难题、补短板、强优势、上台阶。

2015年,该校A+1新生420人,2018年A+1增幅达130%。A+以上新生2015年不足1200人,到2018年达到1800人,增幅达50%以上。生源质量、数量的大幅度提升,也证明了达州中学在教育制度改革上取得的成功。

2019年6月15日,达州中学举办了初2019届毕业典礼。“老师的每一堂课都十分有趣生动,至今让我回味无穷。我们定会珍惜当下,继续努力学习,不负师恩。”学生代表李弘发表毕业感言,他们的学习是暂告一段,相信在达州中学未来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定能书写出属于他们的人生华章!

真情付出

办人民满意学校

漫步校园,学生们“穿有样,坐有相,言有规,行有范”,男生有绅士风度,女生有淑女气质。学生充满朝气,这与学校实施一流的管理密不可分。

该校一直致力于用校园文化培育、唤醒学生激情,提振学生“精、气、神”。对于学生的管理,学校颁布了很多禁令,严格实施“负十二分制”,来约束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无规矩不成方圆”,严厉制度之外还有老师的温情关怀。

某一堂语文课上,2016级4班唐开琴老师讲到母爱:“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课堂上,唐老师让同学们给自己的母亲评分。没想到张希(化名)居然给母亲打了“0”分。作为班主任的唐开琴觉得这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随后,唐开琴叫来张希谈心,得知原因是其母亲一年四季不在家,好几年才能见上一面。唐开琴告诉张希应该体谅父母的辛苦,但张希不以为然,固执己见。

为了化解张希心中的“怨愤”,唐开琴发出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团队,我们在行动”的倡议,开展了“感谢有你”“开学第一课”“我爱我班”“自我反思、主动成长”等系列班级活动,张希慢慢地开始理解母亲了。其母亲也专门打来电话感谢唐开琴老师,“孩子如今懂事多了,还经常给我打来电话关心我,真的谢谢您。”

教书就是为了育人。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是需要老师的正确指引。2019年高考结束后,学生周文(化名)预估分数有600多分。他专门跑到其班主任老师面前表达了感谢。“您没收我手机时我恨过您,但现在我要深深地感谢您!没有您的严格管理,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原来,高一刚进校,在学校住校的周文上课老爱打瞌睡,班主感觉他有问题。后来经调查询问得知,周文经常通宵玩手机。班主任说服周文交出了手机,并与他签订协议,在没有考到年级200名之前不可以拿回手机。

“成绩没有进步时,为了拿回手机我找班主任哭闹过,还找过其他同学帮忙,但班主任一口拒绝。”周文说,老师正是因为关心和关爱他们,才会这样费心费力地教导。“我想我上大学还是会很怀念这里的一切。”

“我个人觉得,母校在我生命中最关键的时间段,给了我最好的成长环境。”在清华大学担任副教授的达州中学校友熊兵,曾在达州中学建校30年成果展时说,是母校成就了他的辉煌。得知达州中学2019年再次取得好成绩,熊兵通过网络发来祝贺视频,“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母校争光添彩。”

□文/图 本报记者 谢建荣 刘姣 蒲正杰 陈小玲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