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第一版)他对张家镇的历史了如指掌,几年前由他编纂的张家镇乡志,已经从辛亥革命编纂到2012年了。
张成华告诉记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张家镇政府就为彻底打通张家镇至垫江的公路建设煞费苦心。要打破张家镇被交通“封闭”的格局,就必须自找出路,加强与相邻乡镇的合作,“明月山,就是最好的通道”。因为离大竹县城太远,历来张家镇的牛羊养殖户、蔬果种植户,都愿意将商品销往距离更近、市场更大的重庆地区。不过因为明月山山路未通,货物要从垫江进入重庆市,必须经过石子镇绕行一大圈,用时1个小时左右。如果打通明月山连接张家镇、垫江县的18.5公里山路,将会将通行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减少运输成本,增加养殖户、种植户的收入。
大竹县和垫江县两地政府积极协调商议共同修路、铺水泥……7月29日,垫江县瓜子坪林场场长一通电话给张家镇政府办公室打过来,“我现在在你们山顶了哦,还有最后2公里水泥路,明月山山路就正式通车了!到时候来拜访你们只要半小时了哟!”
贫困户住上新楼房
张家镇镇政府对面的广场上,错落有致地竖立着8栋蓝白相间的4层“小洋房”,这便是东风村、双峰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82岁的双峰村5组村民邬元翠,住在集中安置点7单元4楼。“自来水、光纤电视、天然气,新房子里啥都有。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住到这么好的房子,可惜老伴儿去世早,没享到政策的福。”在政府每人22500元的补贴下,2017年8月份,邬元翠同儿子和两个孙子从双峰村搬到新房子,自家仅花了1万元钱。
易地扶贫搬迁是张家镇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2017年,该镇实施易地搬迀51户150人;2018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9户262人,实施困难群众危房改造58户106人。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该镇因地制宜、多番考察,发展专合社种植黑糯稻和牛、羊、鸡养殖等产业,并提供多个就业岗位。55岁的程世全从双峰村搬到集中安置点后,在专合社里上班,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张家镇森林面积2万亩,风景秀丽,空气清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将继续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进一步发展产业,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张家镇党委书记张成兵如是说。
□文/图 本报记者 罗丹 赵曼琦 田乙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