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花湖湿地公园
莲花湖湿地公园位于达州市通川区西北角。一期工程游步道位于巴山大剧院北侧,从莲花湖湿地公园入口处的游步道走到飞龙桥,经凌波栈道登映月桥入桃花岛,再由莲心桥进入月亮岛。沿途新植的草坪透着勃勃生机,柏油铺就的游步道干净整洁,碧绿清透的湖水映出山丘的倒影。岛上杨柳依依,格桑花在轻柔的湖风中摇曳。莲花湖湿地公园一期改造工程的完美收官,给达州市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提升,也让众人对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的二期工程充满期待。
二期工程总投资约60亿元,规划面积9.13平方公里。规划整体遵循“依山傍水,林鸟相嵌,动静有别,绿色掩映”的空间布局原则,以莲花湖湖体为核心划分为教育科普区、园林式酒店区、立体湿地区、湿地管理区、城市阳台区、湿地公园区、特色小镇区、运动公园区8大功能区。
塔沱滨河湿地公园
这里草木茂盛、绿树成荫,步道穿行其间,河水隔堤相依,似闹市桃源,如人间仙境,这就是塔沱滨河湿地公园。曾经,这里是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市委、市政府立足民生,倾听民意,决定建设塔沱滨河湿地公园。
目前,占地2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集城市交流区、集散互动区、健身娱乐区、科普体验区及自然休憩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已全部呈现在市民面前。每个清晨和夜晚,到湿地公园锻炼、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站在观景平台,你会看到大气的达州港、五彩缤纷的游步道,翠绿的湿地、细腻袖珍的金沙滩,宽阔明亮的运动场、精巧别致的网球场,休闲亭廊、座椅石凳等景致,与红绿相间的花草相得益彰,一切都那么自然和谐。
城市运动公园
达州市城市运动公园位于西外马房坝、莲花湖、马踏洞交汇区域,定位为全民健身、休闲运动、体育文化展示的生态型综合运动休闲公园,总占地2.5平方公里,一期占地约650亩,主要建设内容为篮球、羽毛球、网球等球类运动场地(馆)、公共广场、健身游步道、园林景观、休闲娱乐及管理配套用房等。为满足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还将增加运动拓展区(结合地形设置探险运动项目)、景观人行栈桥、风雨网球场及管理配套用房等。
公园建设时序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主要实施运动场地(馆)、广场铺装、健身游步道、园林景观、市政管网、公厕和管理用房等。另一部分主要是景观人行栈桥、休闲娱乐服务用房。
凤凰楼
凤凰楼景点坐落于凤凰山风景区,由凤凰楼、文化广场、仿古六角亭和艺术回廊构成。凤凰楼共6层,高39米,以元九登高为主题,取意唐代宫灯,寓意太平盛世、国运昌盛。整座楼造型别致、风格独特,以明亮的中华红为主色调,将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
仰望凤凰楼,威严的气势震撼人心。上下两层广场的石制栏杆造型各异,上层栏板内侧雕刻着文房四宝,下层栏板雕刻着以元稹为主的唐代著名诗人的诗句。连接上下广场的九条云纹深浮雕与上层栏板外侧的祥云融为一体。六角亭与艺术回廊造型古朴,雕工精美,衬托出了凤凰楼的威严、大气与简洁。
凤凰楼象征着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凤凰楼的建成开放,为达州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为广大市民及八方宾客提供了一个观光游乐的好地方,这对提升城市品位、弘扬地方文化、助推经济发展、建设和谐达州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神剑园
达州市神剑园坐落于通川区罗江镇张家沟,分张爱萍将军故居、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等核心景区,由主题序厅、红军战斗在达州等6个展厅组成。神剑园以张爱萍将军故居为基础,珍藏了大量珍贵的史实和文物,汇集多位达州籍开国将领的生平光辉业绩,将革命历史传统、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现代科技文化融为一体而着力打造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是达州最为靓丽的红色旅游名片。
神剑园二期项目现已全面启动,建设包括川陕苏区战史馆、神剑馆,以及神剑广场、川陕苏区战史广场,将新增川陕苏区战史馆、国防科技体验、“三线”建设体验旅游等游览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把神剑园打造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现代科学文化教育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国防科技知识普及和文化艺术展示交流中心,有助于增强达州作为川陕苏区主战场的历史地位,提升达州红色名片的知名度。
梨树坪湿地公园
梨树坪湿地公园位于达州高新区,占地约650亩,总投资1.6亿元,主要建设有综合服务中心、休闲广场、健身步道、景观桥,是一个集休闲、娱乐、观光等功能为一体,以自然山水生态为主题的新型城市公园。
在梨树坪湿地公园,宽阔的水面波光粼粼,不时有飞鸟掠过,增加了自行车道的游步道如一条彩带镶嵌在梨树坪水库岸边,加上各色树木、青草茵茵的绿地,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据梨树坪湿地公园的规划,下一步还将建设湿地科普中心、运动场、酒店等配套设施,让前来游玩的市民有更多的选择。
515艺术创窟
515艺术创窟位于原通川区罗江镇仙女洞巴渠文化自然村,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我市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创窟距离达城主城区9公里,与罗江镇规划新街区相连接,毗邻张爱萍故居,一条集特色建筑群、自然风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旅游经济带呼之欲出。园区将兴建515艺术创窟画廊、名家作品展陈馆、洞窟美术馆、艺术家工作室,将是集艺术创意、艺术培训、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园区,市民游览于其中,不仅可以观览到众多名家名作,并能与艺术家们零距离接触,体验和感受他们创作的全过程。
515艺术创窟的诞生及发展,契合了当前文化强市战略背景,它同巴山文学院、达州文艺之家等重点文化项目一样,担负着传承和弘扬达州文化的重任,并将为加快建设文化强市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龙爪塔
始建于唐朝玄宗天宝年间的龙爪塔位于通川区西外塔坨广场旁、州河西畔一座形如玉印的孤峰上,相传由鲁班修建。据传因崖壁有石纹,下临深潭,影似龙爪而得名。在乾隆十二(1747)年增刻本的《达州志舆地图》上便已绘有龙爪山图。
龙爪塔塔底建筑面积57.4平方米,底厚15米,外径长6米,周长26.7米。每层有砖砌花檐,除底层有一大门外,其余8层均有小窗4扇。塔顶用一口大铸铁锅封固,历经千年风霜雨雪,不锈不烂。整塔保存较为完好,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龙爪塔,山上山下,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成为了达城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火烽山森林公园
城市绿心——火烽山位于达州市南城片区,自然、人文景观丰富,目前建设有植物园、三清宫和农家乐园。根据规划,未来将加强以火烽山为城市绿心的公园建设质量,营造山水城林交融的生态绿地系统网络,打造南城都市绿心,为达州市民构建起更舒适的宜居环境,一座南城森林公园应运而生。下一步,我市将从城市森林建设、城郊森林增绿、道路绿化、水岸绿化、乡村绿化、产业惠民、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着手实施,将火烽山森林公园打造成为城市公园。
万源市大巴山茶文化小镇
大巴山茶文化小镇位于万源市八台镇天池坝村蒋家湾,以“问道八台山,隐居天池坝”为主题,是将茶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综合拓展与开发,将旅游产业发展和脱贫奔康有效结合,实现发展经济、富裕百姓双赢,让一砖一瓦、一枝一叶均融入万源本地的茶文化特色,打造集旅游、商贸、文化于一体,展现大巴山腹地盐茶古道别具特色的茶文化小镇。
小镇整体布局为“一街七巷两园三广场”,结合景区配套实际、游客需求和旅游市场分析,按照茶叶展销、餐饮、民宿、娱乐购物、娱乐休闲等特色商铺进行分区布局。小镇“吃住行游购娱”要素齐全,旅游业态丰富。
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花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万源市境内,是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区域,其自然综合体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保护价值,主要保护对象以珍稀动植物及其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总面积21.8万亩,核心原始森林区5.3万亩,最高峰南天门海拔2380.4米,是大巴山脉最高峰之一。
景区林木葱郁,有野生植物10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有10余种,最具特色的是在海拔1800米以上有数万亩的原始沙棘林,秋末冬初,漫山红遍。此外,主峰上的“花萼贝母”素有“川贝甲天下,萼贝甲全川”之美誉。景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共有222种,其中珍稀保护动物有26种,是达州市珍稀动物最多最集中的地区。飞禽走兽出没其间,生机勃勃,生意盎然。花萼山原始林带被称为大巴山生物基因库,1998年8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巴山大峡谷
巴山大峡谷景区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东北,景区与张家界、神农架生态旅游区共同构成了中国西南喀斯特地貌铁三角的旅游格局。景区是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四川省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家薅草锣鼓的衍生地。
景区现由桃溪谷休闲体验区、罗盘顶养生养心区、巴人谷民俗休闲区、溪口湖生态观光区四大板块组成,景区规划面积达到575.13平方公里。景区现有重点保护动物23种,巴山大峡谷更是植物资源“宝库”,有高等植物40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崖柏、红豆杉、水杉、银杏等;中药材有金银花、百合、柴胡、党参、当归、石斛、五倍子等,因此享有“中国药乡”的美誉。景区内奇峰怪石、褶皱断层、急流飞瀑目不暇接,更有亿万年的流水塑造了丽质天成的岩溶山水。
大竹县东湖湿地公园
大竹县东湖湿地公园以“建设自然湿地”为核心,秉承“保护湿地生态、呈现湿地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将大竹东湖公园建设成为最具大竹魅力的湿地公园,初步形成湿地公园建设与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优化协同共生的模式,成为保护与发展双赢的典范。
随着城市的壮大,发展和湿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大竹树立“修复一片湿地,救活一个湖,造福一方百姓”的治理理念,以大竹县东湖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为核心,以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新大竹为部署,让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协同共生,让700余亩湿地润泽竹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山水的融合,在大竹东湖湿地公园得到了完美的诠释。如今,美丽的东湖湿地公园犹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城区东边,镌刻在人们的心底。
大竹县白塔公园
大竹县白塔公园位于大竹县北城新区,白塔又名“文峰塔”,年代久远,相传因藏舍利于塔基,汇聚星神,故题名“聚奎阁”。公园以“白塔聚奎,修竹文峰”为景观主题,整个构图类似演变的古文“竹”,白塔作为点睛之笔,如一颗闪耀的奎星照耀整个竹城,象征文运昌盛,节节高升。
公园一期项目将大竹白塔公园定位为一个文化与生态相互渗透的休闲公园,以白塔为核心,景观步道形成游览环线,设置白塔古迹游览区、生态休闲区两大功能分区。二期项目含景观廊桥、休闲广场、游步道、文化体育设施、路灯、绿化、公共卫生间等休闲场所和市政基础设施。公园建成后,规模达到200亩,将进一步增强以白塔为中心的公园综合功能。北城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将进一步完善,有力提高城市品质,使竹城更加宜居。
渠县文峰山景区
渠县文峰山景区是渠县打造的渠城“城市书房”,也是渠县打造川渝最美生态滨江名城的重点工程之一。文峰山景区的功能定位为崇文重教的开放性文化公园、全国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城市生态居住新区,该景区将力争打造成国家4A级景区。景区以儒家文化为根脉,规划建设了玉笔广场、文峰书院、文峰阁、字库塔、诗歌广场、金榜园、文峰塔等人文景点。其中,文峰塔“以文为峰”,作为渠县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将与位于西城区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庙”遥相呼应,既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也是儒家文化、科举文化、历史文化的载体,更是渠县传承历史文脉、弘扬国学精粹的重要载体和场所。
渠县三桥至流江河北岸 生态滨江走廊
渠江三桥至流江河北岸生态滨江走廊建设项目位于渠县渠北乡庆丰村,项目内容为新建渠江三桥北桥头至流江河北岸生态滨江走廊,总长1600米,平均宽100米,按照园林景观打造。公园内,泰国榕、银杏、含笑、金桂等景观植物形态各异,长势喜人;浮雕墙、风雨亭、栈道、草坪、假山等景点与渠江、流江河相互辉映,浑然一体,让人流连忘返。三步一风光,五步一美景。位于流江河北岸生态滨江走廊范围内的人行景观索桥,全长139米,主跨75米,距地面高度13米。
作为渠县“两江四岸”生态滨江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滨江走廊的建成,为渠城市民提供了又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同时也与流江河南、北岸及渠江东岸生态滨江走廊交相辉映,形成渠县城市交通网络环线和健康绿道环线,进一步拓宽渠县城市发展空间。
开江县万亩莲花世界
莲花世界充分利用宝塔坝天然湿地自然优势,深度挖掘农业产业的生态功能、景观功能和文化功能,集中连片建成的万亩荷花产业园,充分利用荷花、荷叶资源,进行莲藕种养殖、莲产品深加工、农旅结合、康养旅游地产开发等特色项目打造。目前已成功开发出有着“达州人自己的饮料”之称的荷花饮、荷叶茶、莲藕粉、莲心莲子等特色生态农产品。
七月的夏天是赏荷季,清丽脱俗的粉白荷花开满开江莲花世界,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在晨光与暮色中,在带着荷花香气的微风中尽情舒展摇曳,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游人前来,欣赏这全然不同的别致风情。慕名而来的八方游客,迎着开江七彩的朝霞,徜徉在美妙的荷花世界,心旷神怡。
开江县长岭镇大梁山
开江县大梁山位于四川东向出川通道的最前沿地带,拥有森林面积12万余亩,山势陡峻可登高赏景、森林茂密可休闲养生、溪流潺潺可绝地探源、山花烂漫可观蝶劲舞、云雾缭绕可静听松涛;地方特产质优价廉、民间盘歌委婉动听、达(州)万(州)古道幽远深长、民间传说感人肺腑、古老遗迹神秘莫测。此外,这里还是原川东游击队的主要活动区域。
按照开江县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将依托大梁山优良的生态环境,充分挖掘大梁山深厚的盘歌文化、孝善文化和达万古道等厚重的历史文化,提升打造位于大梁山核心区域的风木垭度假旅游区和盘歌文化园。最终建设成为集“民俗文化、森林康养、运动休闲”为一体,能够满足游客“冬看雪景春赏花,秋享清凉夏避暑”的综合性康养度假旅游胜地和吸引川渝陕游客的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