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州河两岸(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龚其明 摄)
秋日雨后,从云层中透出的几缕阳光洒在州河河面上,波光粼粼,两岸草甸青绿,一群水中嬉戏的野鸭吸引了摄影爱好者王新的目光,他不停地按动相机快门拍下了这一美好画面。
野鸭、白鹭是优良水生态的“观察员”,它们的频繁出现是达州水环境不断改善的结果。
近年来,达州深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污染治理、黑臭水体治理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河湖长制,加快工业、城镇、农业污染整治,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落实河长制
让河湖长治久清
如果说山是城市的脊梁,那么河流就是城市的灵魂。
河水清清杨柳依依,绕城而流的州河,为“水墨达州”注入了更多的灵动和活力。
达州作为工业城市,在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也付出过环境的代价。河道采砂、污水直排、乱占乱建乱堆……“母亲河”也曾伤痕累累。
为有效保护江河湖泊等水资源,2017年4月,达州市委、市政府印发《达州市贯彻落实〈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实施方案》,在全境流域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建立健全了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了各级党委、政府河流管理保护主体责任,明确了各级河长职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据统计,达州现已完成对106个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对现有200个乡(镇、街道)的河长进行优化设置。目前,我市设置市级河长16名、县级河长160名、乡级河长1364名、村级河长3065名,护河员656名、河段警长172名,常态化开展巡河护河,打通了河长制落实“最后一公里”。
短短几年,我市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控、省控考核断面水质监测数据显示,全市8条市级河流22个考核断面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在90%以上,渠江、巴河、前河、中河、后河等境内主要河流常年水质都稳定在三类以上。
强化治污攻坚
改善城市水环境
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呼吸上新鲜空气,这无疑是百姓最基本的期盼。将水环境治理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民意所在、众望所盼。
“以前只要一出小区就能闻到河沟里阵阵恶臭,有时宁愿绕路从另外的入口回家。现在河道干净了,空气也变得清新多了。”谈及万家河的环境改变,家住达城西外广电花园的彭先生感到满意。
在今年的回访调查中显示,市民对万家河黑臭水体整治的满意度已达到90%以上。
除了在黑臭水体整治上成效显著外,我市还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污水项目实施建设,加快完善入河排污口管理,健全污水治理长效机制,河流水质持续改善。
铜钵河牛角滩水质由劣Ⅴ类转变为Ⅳ类;魏家河流域水质由劣Ⅴ类转变为Ⅴ类;双龙河流域水质由劣Ⅴ类转变为Ⅳ类……
今年上半年,达州23个考核断面中19个断面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水质优良率(Ⅲ类及以上比例)82.6%。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持之以恒、全面推行的河长制,让达州绘就一幅水岸常绿、江河常清的美丽画卷。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小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