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益梅与学生合影
本报讯(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礼 摄影报道)“大熊猫的毛发是什么颜色?”“你印象中的大熊猫是什么样子?”4月13日,由成都市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指导,《看熊猫》杂志社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达州市分公司承办的以“大熊猫的那些事儿”为主题的“2023熊猫文化进校园”科普活动走进达州高新区实验学校。由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科普教员王益梅,为该校小学一年级师生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大熊猫科普知识课。
本次活动以“科普大熊猫知识、传播熊猫文化”为特色,同学们通过听讲解、观察模型、现场问答、游戏互动等方式,沉浸式地学习了大熊猫的科普知识。
王益梅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生动地讲解了许多大熊猫的科普知识。比如:大熊猫是熊还是猫?小熊猫长大了就是大熊猫吗?大熊猫有哪些本领?哪些动物是大熊猫的天敌?以及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等。
在课堂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通过“一起来学‘熊猫语’”游戏,同学们了解了大熊猫20余种叫声表达的不同意思;通过“熊猫明星‘大侦探’”游戏,同学们学会了分辨不同大熊猫的小技巧。
据王益梅老师介绍,大熊猫有着800万年的历史,经历了始熊猫、小种大熊猫、武夷山大熊猫、巴氏大熊猫、现生种大熊猫的进化历程,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直到1869年,大熊猫才被发现并被命名。
王益梅老师还告诉同学们,大熊猫和小伙伴们的生存状态依然面临着许多威胁,她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多关注大熊猫及其他野生动植物,向更多人分享保护知识,一起来保护野生动物和它们的生存家园。课程结束后,同学们和王益梅老师一起承诺:保护大熊猫,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