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在金字塔前留影。
□王冰
去旅行,去远方,把平庸的尘世生活按下暂停键,去感受你没有感受过的文明,回望他们的前世今生,观察人们不同肤色下人性相同的笑脸、苦闷、迷茫、坚韧,你会想起哪里?是人流如海的时代广场还是高耸巍峨的艾菲尔铁塔?是苦寒的极地还是广袤无垠的亚马逊平原?无论哪里,在关于远方的拼图中,埃及,金字塔都会跳出来,占据我的图心。
而从埃及旅游回国后,我百感交集:如今,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文明一枝独秀,源远流长,傲立于世,让我们有祖可认,有宗可寻,怎能不从心底升腾起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自豪。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历尽浩劫却长存于世,展示了中华文明无与伦比的生命力。生于中华,吾辈之幸,长于中华,吾辈当自强。
——题记
开罗——一座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城市
从天府国际机场出发,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降落在颇具现代感的开罗国际机场。
开罗——埃及的首都,这座非洲大陆最大的城市,居住着两千多万人口。横跨尼罗河,气势雄伟。由于它是世界上受到战争破坏最少的古城之一,使得许多古建筑保存完好。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形成了现在古今并存,互相辉映的格局。如果你远远地看见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那绝大部分可能是一座历史上千年的清真寺或者基督教堂。在开罗随处可见的就是清真寺和宣礼塔。
开罗街头很少有高于七八层楼的建筑。三四层高的建筑顶端多数都没有封顶,荒废的砖块,凸出来的钢筋混凝土堆在每座房子的屋顶,这些都是开罗老百姓的民居,这让整座开罗城显得杂乱无章而且尘土飞扬。据说这样貌似没有完工的建筑可以免交很大一部分税款,合理避税,这也许是开罗老百姓非常独特的发明。不可理解的是,开罗政府居然拿它毫无办法,难道没有城市管理条例吗?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开罗街头的汽车,如果你是一个暴脾气的驾驶员,那恭喜你,在这里可以随意飞驰,恣意纵横,因为这里没有人行横道,没有红绿灯,行人过马路必须瞻前顾后,眼疾脚快。汽车摩托车呼啸而过,穿梭的人群却也相安无事,并没有因此而多几桩交通事故,也许没有规则也是一种规则吧。不管白天晚上,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流浪猫狗,数量多到令人害怕,它们在街边的垃圾堆上翻找食物,寻找居所。据说,这是某位法老和王后喜爱猫狗遗落下来的习俗。
走在开罗街头,仿佛行走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某个城市的火车站,嘈杂,喧嚣,热闹,让你瞬间融入这座热气腾腾的烟火之地。
埃及博物馆——探寻逐渐消失的王权
来到埃及,首先要去参观的当然是有一百多年历史闻名于世的开罗博物馆,这里主要收藏了各个时期法老们的文物,又被称作法老博物馆。这相当于翻开一部书籍,有必要先阅读它的前言或者提纲。
门口站立的两尊法老塑像,守护着这个三层高建筑里的大约30万件文物,它们见证了古埃及从鼎盛到衰落的历史。博物馆通透敞亮,少年时代曾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座椅黄金面具,木乃伊,缩小版的狮身人面像,金字塔最顶端的那块石头,哈特谢普苏特女王雕像,甚至法老国王的内脏……都收藏在这里。走进去,就像是进入了一部有7400年历史的时空隧道,穿越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感受时光机不停穿梭的刺激,真是一眼万年,让人目不暇接,震撼惊叹。法老国王们的雕像高大逼真,或站或坐,头顶王冠,戴着头饰,留着胡须,手持权杖。四千多年前在坚硬的花岗岩上雕琢出比真人大数倍的造像,那些手工艺人的耐性和技巧足以让我们惊叹。黄金制品工艺精湛完美,审美视角极具现代色彩,通常会雕刻下法老和他最宠爱的妻子的生活画面,会雕刻狮子、老鹰、蛇,雕刻法老们在统治期间取得的辉煌成就。神秘的木乃伊躺在黄金床上接受人们的膜拜观赏。黑色的干尸看上去有点瘆得慌,一个脚趾头露出黑色的肌肉仿佛有一丝弹性。镇馆之宝当数图坦卡蒙法老的黄金面具,年轻英俊的脸庞鲜活生动,精妙绝伦。
七千多年前,这些法老们就带领他的子民创造出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文明,在尼罗河两岸留下了辉煌的历史。而随着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古埃及王国不断被异域政权统治,文字逐渐消亡,那段辉煌的历史再也无人续写,淹没在荒漠古道中。毕竟,权力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时间才是。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打败时间的石头
穿过拥挤嘈杂的开罗市区,汽车在尘土飞扬中行驶不到30分钟就来到了吉萨高地。在这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胡夫金字塔已经与黄色沙漠融为一体,和他的儿孙们并肩站立了4800年!
怀着激动狂跳的心,抬头仰望136米高的金字塔。第一眼,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高大。第二眼,似乎有一种无形压迫的力量朝你袭来,一瞬间只觉得个体生命的渺小与卑微。第三眼,站在它的面前,静默,肃立,顶礼膜拜。关于金字塔本身,关于金字塔的神秘预言,关于法老的诅咒,有许多人穷其一生研究它,了解它。那些与太阳、月亮、圆周率、回归线等有关的数据被人们一一解读出来,与胡夫金字塔扯上了关系。甚至,有人提出这是在当时那个年代人类不可能完成的建筑,是地球外的生物建造出来的猜想。关于金字塔的种种论述确实太博大深奥,不是我能赘述的,请读者自行脑补。你我肉眼凡胎,能飞越万水千山目睹其盛世容颜已是人生终极目标中的一项重大任务,而今天,我已站在了它的面前,除了顶礼膜拜,我想不出更好的姿态。在埃及有句谚语,世人惧怕时间,时间惧怕金字塔。它静卧在黄沙中,傲立于蓝天下,与日月星辰对视了4800年,只要石头还在,这样的对话永无止境。
在胡夫金字塔的旁边,是与之并列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狮身人面像。关于狮身人面像究竟建造于何时,为何而建,人面为谁至今都是一团迷雾,健谈的埃及导游飞龙却有另外的版本。胡夫的孙子去世后,新的法老掌握政权,认为胡夫金字塔的建造对自己的政权非常不利,于是请来风水大师掐指一算,需要修建一尊狮身人面像来改变风水,以利于政权稳固,称霸江湖一统天下,这才有了神秘的狮身人面像。这样的传说,听上去更有中国武侠小说的味道,法老请出风水大师念了一个“破”字诀,化煞为吉。无论这两人之间有多大的恩怨,如今,4800年的相互守望也该化解了吧。
朝代更迭,繁华落幕,生生世世,恩恩怨怨,谁人能永久?唯有创造,唯有美能打败时间,永存于世!
撒哈拉沙漠——审视生命中的另一种荒凉
很多时候,旅行就是一次释放,一次找寻。当长久的平淡让人麻木,长久的麻木又让人焦虑的时候,你需要一次打破常规的改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来一次渴望已久的旅行。在异国他乡,在陌生的街道,走着走着,内心就莫名地心花绽放,仿佛在这遥远之处突然有了天人合一的喜悦。有些陌生地方第一眼就喜欢上了,熟悉而亲切,好像漫长生命里的轮回。而有些人也恰好等在那里,就为对视一眼,了却前世恩怨。
在非洲大陆北部,有一块醒目的红黄色板块,那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沿着红海边缘,穿过颠簸崎岖的茫茫戈壁,漫天黄沙,寸草不生,在越野车里被颠得七荤八素后,我看到了东撒哈拉沙漠。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里是这样描写撒哈拉沙漠的:“我举目望去,无际的沙漠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地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而安静的。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艳恐怖。”少年时代为三毛荷西流过不少眼泪的爱情故事发生在这片茫茫戈壁的另一端——西撒哈拉沙漠,毗邻摩洛哥。三毛曾经这样描写:“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式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这个内心敏感多情的女人,似乎一生都无处安放自己的灵魂。而这些多愁善感的文字曾经覆盖了我的整个青春。寻觅着三毛的足迹,撒哈拉沙漠,今天我终于在同样的血色黄昏中踩在了这片遥远又陌生的土地上。捧起黄沙看它从指缝间滑落,站在苍茫空旷的原野下,看落日余晖从天边山脉上投射过来。似乎也看到了那个穿着阿拉伯长袍跟当地人讨价还价,抱着自制土罐汲水和面的浪漫女人。今夜,在撒哈拉一望无际的旷野,圆月高悬的夜空,我骑着摩托车在沙漠里一路狂奔,一骑绝尘,嘴角上扬,满心欢喜,曾经以为的泪流满面早已被包裹在生活的粗粝之中,曾经困扰了我许多年的关于生命中的种种愁绪一下子便释然了。
撒哈拉沙漠,我完成了对于生命成长的测试与了却,放下与自省,当下与觉悟。
青春果然是用来怀念的。
卢克索——古埃及被埋没的辉煌
离开开罗继续向南,汽车行驶在戈壁滩修筑起来的柏油路上,左边是波澜浩瀚蓝得心醉的红海,右边是绵延起伏的撒哈拉沙漠,这种冰与火缠绵的风景令人兴奋振作,6个小时后来到了卢克索。
如果你对卢克索比较陌生,那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底比斯会不会唤醒你的记忆?
古埃及的历史是一部巨著,实在太长太庞大,想快速浏览就来卢克索吧。卢克索号称世界上最伟大的露天博物馆,这里到处都遍布着令人敬畏的古文明遗迹。古国王们用砂岩和花岗岩修建了无数神殿、陵墓,真是叫人眼花缭乱。咱们去粗取精,单说卡拉克神庙吧,因为它带给我的震撼远远超过金字塔。
神庙是古埃及法老的祭祀之地,也是古埃及的宗教和文化中心。神庙供奉的底比斯三神是古埃及人信仰的主要神祇,卡拉克神庙,你可以理解为中国的泰山或者天坛。
首先是两排壮观的公羊石像排列在神庙门口,引领参观者前行,这有点像中国的神道。每头公羊身边都站立着拉美西斯二世,这位古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活了90岁,曾经创立了许多不朽的业绩,他在埃及人心中的地位可能就跟我们的秦皇汉武差不多吧,只是时间要早2000年。他也几乎是世界上最早的宠妻狂魔,不但为爱妃修建神庙,还写下“只要尼罗河还在流动太阳还在照耀,我对她的执着就不会消失”这样的情话。现在,我们再来说说卡拉克神庙的石头吧,两块高耸入云的方尖碑是卡拉克神庙的标志之一,由整块的花岗岩雕刻而成,骄傲地向世人展示着古埃及人的雄伟建筑技艺。神庙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矗立着的134根巨大石柱,每根石柱高21米,底部直径3米,需六七个人才能合围。这些如森林般矗立的石柱上雕刻有人物、动物、植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我们可以脑补一下几十万民工将这些重达几十吨的石头采集、运送、雕刻、竖立起来的宏大画面。这些冲天的石柱,精美的雕刻,恢宏的场面,无数法老的秘密,流传千古的拉美西斯二世……真的叫人叹为观止!
谁能想象这一切始建于四千多年前,且绵延不绝至两千年前。整个神庙工期长达2000年!也就是说,神庙从中国还没有夏朝的时候开始修建,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直到汉朝才结束!而石柱上面的色彩至今依然鲜亮夺目!这是多么的令人震撼!
如今,朝代更迭,沧海桑田,统治这里的法老早已归于尘埃,空留残垣断壁让世人惊叹!一个有如此大智慧大技巧,领先世界的文明古国是怎么消失泯灭在茫茫历史长河里的呢?
如果这里的石头会说话,它们会怎么诉说这里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悲凉与沧桑!
请记住它的名字——卢克索。人类曾经在4000多年前奉献给世界的最高建筑雕刻绘画美学艺术!
突然想起《红楼梦》里的《好了歌》。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写到这里,不得不赞叹我华夏文明五千年,延绵不绝,香火不断,是多么的伟大骄傲!
……
埃及,夕阳下尼罗河的帆船,红海柔软的珊瑚,卢克索拂晓飘荡的热气球,哈利利如同一千零一夜的夜市,咖啡馆里缭绕的水烟,每一样都透露着不同的诱惑,让人迷恋沉沦。
虽然古埃及文明已经消失,但埃及因为有金字塔的存在,有千年神庙的加持,有尼罗河的滋养,有苏伊士运河的奔腾,有地中海的环抱,它都魅力无穷,都是一个此生值得一去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