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纯荣
春末夏初,当一场倒春寒如期而至,一夜之间,桐花便璀璨开来。
桐花,学名油桐花,主要生长在南方地区,尤其在气候温润、物候多样的祖国大西南,更是颇为常见的树种。
油桐树耐干旱、耐瘠薄,可高达十余米,树皮色调苍灰,树冠呈水平展开,枝叶阔大、浓密,果实内部有籽粒数颗,是生产桐油的原料。油桐花主要为白色,下方有淡红色脉纹,中间是黄色花蕊,白瓣、红心、黄蕊,色彩斑斓,花形漂亮,煞是好看。在山的高处,它们的五片花瓣犹如留声机喇叭一样散开,那放声高歌的姿态,仿佛要将春天的激情与梦想尽情释放。
在南方山岭河谷随处生长的油桐树,看似普普通通,其实极不平凡。其树干木质细腻、纹理清晰,可作建材、家居板材之用;其树冠翠绿硕大、花开繁密,有极强的观赏性;其树皮可用于制胶,果壳可制活性炭。此外,其根、叶、花、果均可入药,药性味甘、微辛、性寒、有毒。其中,油桐根有很好的驱虫作用,亦可治疗食积、风湿、水肿等疾病;油桐叶有杀菌功效,外敷可以治疗疮疖、癣疥等皮肤病;油桐花有很好的生肌、解毒功能,可用于治疗烧烫伤等外创疾病。
当然,油桐最主要的价值是通过榨取桐籽果实提炼油料。千百年来,由于桐油的大量使用,有效提升了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也有力推动了时代的发展。
与其他一些常见的果树和观赏树相比,油桐树对季节的敏感程度,确实有所不同。当桃、李、梨、杏、槐等树种纷纷绽放美丽的花朵,油桐树似乎还停留在沉睡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生长迹象。暮春时分,当百花凋零,大地开始陷入沉寂时,油桐花却欣欣然舒展开来,以一种蓬勃姿态迎接季节的更替。
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老家山中桐花盛大开放的那番景象:崇山峻岭之中,繁星点点簇簇,相伴而生,缀连成片。走在山间小路上,目之所及,桐花耀眼,总是能见到一些花瓣从高高的枝头飘落,或被鸟儿的飞翔惊动,在头顶慢悠悠地盘旋而下。落在石阶上,花瓣凌乱,惹人怜爱;落在人的发际或者肩头,与身着霓裳羽衣的蝴蝶一样,袅袅婷婷,诗意满满,令人恍若置身仙境。
桐花绽放的前夜,天空突然阴沉下来,起风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淅淅沥沥的雨水。风一阵紧似一阵,雨也一阵急似一阵,气温瞬时骤降,仿佛一下子从春天跌回冬天。身着春装的人们,尤其是早早换上单薄夏装的急性子,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寒潮中直打哆嗦,纷纷感慨这天气变化之快,让人措手不及。于是,有人开始翻箱倒柜,将已经收叠好的厚衣服给翻找出来。重新穿上冬装之后,身体逐渐回暖,心中也找回了些许慰藉。
当一夜寒潮席卷而至,大地上的事物纷纷退避三舍,桐花却反其道而行之,以一场让人惊艳的绽放迎候倒春寒的袭击。它们的坚韧与美丽,成为这个特殊时段最为亮丽的风景线。潮来潮往,花开花落,那股子清新、淡雅而独特的芬芳,会久久飘荡在村庄每一个角落,引人无限怀想。
与桃、李、杏、梨等物种类似,油桐花的花期也很短暂,往往只能持续几天。花开之时,其性情大大方方、阵势轰轰烈烈,而衰败速度亦像一列火车飞快驶过,只需一夜风雨,桐花便大面积凋零。待到晨曦将一轮暖阳托上山顶,远山近岭已是遍地落英,曾经绿叶白花相映成趣的枝头,只剩下桐子叶落寞地歌唱。
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一幕“绿暗红稀”固然令人失意,好在残败景象并非持续太久。随着时令进入初夏,阳光日益热烈,在那虬曲而绵韧的枝条上,桐叶逐渐油绿、丰润,小小桐子也一天天变得浑圆、饱满。在初始阶段,幼嫩桐果一如处于青涩年华的梨子;到了金秋时节,被枝叶呵护的桐子便成熟了,其外壳色泽已由青绿变得绯红,看上去与石榴外形颇有些相似。此时,它们就像一盏盏小灯笼密密实实地挂在枝头,盈满了金色的希望。
较之桐花的美丽、桐叶的实用,成熟后的桐子更是让人期待。那些年,乡里的供销社每年都会收购大量桐子,人们把剥去外壳的籽粒晒干后交售给供销社,以此贴补家用。
对于孩童来说,供销社这三个字犹如磁铁般充满吸引力。商店里,货品琳琅满目,除了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还有糖果、饼干、鞋袜、文具等种类繁多的副食、百货。最让人眼馋的,自然就是摆在货柜里的小人书。透过玻璃,仅仅看一眼封面,就能知道内容有多么精彩。
于是,放学后相约去野外打桐子,成为这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从孩童的角度望去,油桐树高大而繁茂,桐果密密麻麻,犹如繁星点点。我们小心翼翼地爬上树去,将桐子一颗颗摘下放进竹篮,至于那些够不着也摇不下来的桐子,则要使用长竹竿进行敲打。
其实,打桐子不仅是一种劳动,更是在与大自然进行亲密接触。正如这样一句绕口令:“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桐子从树上落下,仿佛天上的星星落入人间,带来的是希望和喜悦。我们的欢声笑语,引来了鸟儿的飞舞和歌唱,也惊扰到松鼠、野兔、田鼠等乖巧而又胆怯的小动物,它们在丛林里闪电般出现,转眼又消失在荆棘草叶的颤动中,只留下毛茸茸的可爱背影,把我们未来的梦境反复挠动。
打完桐子,我们满载而归。不过,刚打下来的鲜果尚需堆在屋角,捂上一阵子,直到外壳变软甚至腐烂脱落,这才把里面的籽粒逐一剥离出来,晒干后再卖给供销社。到了桐子收获季节,交售桐子的大人小孩络绎不绝,热闹程度堪比三天一轮的赶场天。工作人员忙着过秤和算账,经核对无误后,两位搬运工配合着“嗨”地一声抬起背篓,又听见“哗哗哗”一阵碎响,背篓里的桐子便被悉数倾倒在仓库里。有时,一辆大货车会停在供销社收购门市外面,方便大家现场交售。提前得到广播通知后,人们背上桐子从四村八寨如期赶来,一时间,小小的乡场上人山人海,甚是壮观。收购现场已经增调多名人手,工作人员将硕大而沉重的台秤拖到宽敞处,在人们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裹下,车下与车上的人员配合默契,熟练地将桐子一背篓又一背篓提上去,直接倾倒在汽车货厢里。
卖掉桐子,接过几张零钞,就可以去隔壁商店购买喜欢的东西了。十三岁那年初冬,我和一位好伙伴靠着自己的劳动所得,换取了《水浒传》和《铁道游击队》这两本心仪已久的连环画,随即找了一块平坦的大石板坐下来,然后迫不及待地陷入文字和插图构建的精彩世界,忘记了时间的流动。不知过了多久,直到一声汽车喇叭在对面山中响起,我们这才如梦初醒。循声望去,只见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上,一辆解放牌大货车载满桐子、喘着粗气,正在向着山下缓慢行驶。此时,夕阳即将落下山去,一轮火红的太阳镶嵌于群山之间,晚霞将天边映出一片绯红,实在好看极了。
面对这样一幕景致,我们都愣住了。上面,是辉煌的落日和绚烂的晚霞;下面,是连接外界的公路和运载桐子的汽车。两个满怀憧憬的少年呆坐一角,也成为这幅绝美油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遗憾的是,从那之后,供销社不再收购桐子,油桐树因此失去存在的价值,不再受到人们喜爱。便有人开始砍伐房前屋后的油桐树充作柴火,后来又将斧子对准远一点的林子和崖畔。有人带了头,很快引发连锁效应,没过几年,十里八乡再难见到它们曾经随处可见的繁茂身影了。云烟起起落落,一切恍如隔世啊!事件的发生,仿佛人们暗中约好的一场决绝行动,亦如一场巨大而残酷的阴谋,被时代命运施加到这些无辜的树种身上。
是的,梦想驻留处,是无限美好的时光;汽车运载的,有我们可供感怀的成长。那些日子,桐花开、桐花落,打桐子、卖桐子,由此衍生的情感和乐趣,相伴经年。而那一本本画面生动、故事精彩的小人书,不仅让我们看到世界的广阔,也在我们心中种下了对于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