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海燕
正月的一个下午,阳光在窗外呢喃,目之所及,树木、高楼、街道都呈现出清亮的原色。女儿在桌前写作业,我斜靠在床头看书。她转过脸来:“妈妈,我有点喜欢你。”我眼睛没挪开书,应了一句:“我也喜欢你,臭狗儿。”一会儿她又有点懊恼地说:“妈妈,你明天就要走了!”我安慰她说没事儿,等不了多久又来看你。她嘟着嘴盯着我,显然不满意这个听惯的说辞,转过头便把笔夸张地往桌上一扔:“我怒了!妈妈要走了。”我把她搂进怀里,抚摸着她的头:“那要怎么办嘛?你上课时我在你教室外面杵着,等你下课就给你拎包?”她噗嗤一笑,继而发出一长串嗯嗯嗯表达心中的不如意。“要不我去你们学校混个门卫当当?”她继续嗯嗯嗯,环住我的腰嘟囔着:“反正我不想让你走。”
每次的相逢即是愉悦,分别皆是不舍。她在外地读书已经三年,对我仍十分依恋,总是用最纯粹的方式表达对我的情感。回首一起走过的过往,我深深知道,不只是她依恋我,我何尝不依恋她呢?那个胆小怯懦想寻求依靠,却只能独自挺住的女子在她的鼓励下才慢慢变得强大,有了坚强无畏,乐观向上的外壳。
2017年元旦前夕,我在微信平台发表了第一首小诗《岁月静好》,就像一个中了彩票的幸运儿,怀揣着巨大的幸福但又不愿让别人知道,那几天我一直沉浸在快乐的氛围里。把链接分享到朋友圈,用了“只为开放,不为赞赏的目光”两句话作文案。果然家人和身边的同事都不善于寻宝,没有一个人点开链接,自然也就没人知道这件事儿。
元旦的前一天晚上,街上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在达州空旷的家里,我和女儿面对面坐着洗脚,我给她看了那条信息。她双眼放光,惊异地说:“妈妈,真的是你写的呀?你写得太好了吧!”得到我的答复后,她又乐呵呵地看了一遍。当读到最后两句“感岁月静好/我是我/我能做我”时,她像下定决心似的说:“妈妈,长大了我也要写这样的句子”。至此,我心里的小得意需要的喝彩,不自信需要的鼓励,孤独需要的同行全部都由我9岁的女儿倾情给予。我们也有了比母女情更深的情谊。
有次,我要在校内上一堂公开课。心里有两种方案,要么上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要么上课文,其实不管上哪一种,因为缺乏经验,我知道我都会上不好。但不愿中规中矩的我还是想弄出点小浪花而想上作文。可是作文难度大,以前没有人在公开课上讲过。两种矛盾的念头在我心里左冲右突,女儿知道后,果断地说:“妈妈,按照你的想法去吧,人总是要大胆尝试的,你一定可以的。”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有力的语气,我仿佛得到了人生导师的指点,摇摆的天平也终于心安理得地偏向了作文。
柳永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我说:“人生海海,幸得女儿聪慧又暖心,我们相互鼓励且行且歌。”我给她讲述我在课堂上的糗事、同事间的小插曲、学校任务中的小挑战……她给我分享美术课上的感悟、科任老师的经典语录、同学间的趣事。一件件,一桩桩让流淌的时光变得柔软而绵长。
近来,她身高、体型都超过我,但调皮贪玩的势头不减反增,我成了她妥妥的高级玩具,常常被她“玩弄于股掌”之中。
那天晚上洗漱完,我正在飘窗旁擦水,女儿突然玩兴上来,她双手叉腰,慢抖着双腿,一副寻衅滋事的模样向我站的位置跺来:“让开!老大走路要有威风的,小卡拉米,站远一点儿。”我“识趣”地绕到书桌边。没交上锋。她转过身又以傲视群雄的气势向我逼近。她经常爱疯玩,我便不想理会。“小卡拉米,老大喜欢这样走你不知道吗,你是不是有点膨胀了?”顺势把她张开的手扣在了我的头顶上并不停摇晃,“你说,你是不是反啦?”
瞧她这副嘚瑟样,不理是不行了。扭头看见她睡袍带子很松垮,里面睡衣的门襟因手臂的伸开而被拉成了数个菱形。我睁大双眼,惊愕地抚摸她的小肚子:“老大,我看见你的小肚肚啦!”她不好意思地转头憋笑,拉紧睡袍,旋即强作镇定:“你这个小老弟,越来越不老实,敢戏耍老大!”然后直接把我堵在角落里。我故技重施:“老大,我又看到你的肚肚啦。”她再也忍不住了,笑得直不起腰来,但仍不忘对我上下其手,一不留神,我就被老老实实地压在了床上,“享受”她狂风骤雨般的“挠痒痒戏法”。挠够了,她抓起我后背衣服用力一推,我的身体顺势在床上一滚。“小老弟,错了没?你看老大可以把小卡拉米随便摔。”见我笑得不能自已,她继续大施拳脚,“老大就是这样厉害!知道吗?像这样,把小卡拉米想怎么摔就怎么摔。”接着又往前一推,我又滚了一大圈儿。我紧紧捂着发疼的肚子,惊讶于我的女儿是如此的呆和憨,她什么时候能成熟稳重一点呀?
我们都笑够了,撑着床缓缓起身。她还没有尽兴,要立马检验刚才“收拾”的成果:“怕了吧,小老弟!”她的眼神用力锁住我。我立马学乖,眼中饱含着万分的崇拜,机械地拍着手,弱智地喊道:“老大好,老大好厉害!”她轻轻地点头,但从我假意的臣服中,看出了戏弄成分,于是又生一计,出门边走边说:“哼!老大一走,所有的资源都得停!灯必须关!”啪,灯关了。“门也得关。”嘭,门关了。她拽拽地出门,小战告捷般去洗漱,留我仍在快乐的声浪里回味。
我常想,上天真是厚待于我。生性孤僻,说话做事横冲直撞,一直困于阴郁原生家庭氛围的我以为人生不过如此罢了。好在我在自救,我的女儿在施救,我才能渐渐走出那黏湿的泥潭。陪着她长大,我仿佛有了一个崭新的童年,一个幸福的少年,比原来的更精彩,比原来的更悠长。
很遗憾没能在经史子集中找到关于母女情的词汇,是不是因为她们的深情都融进了对彼此的梳妆、拥抱以及红泪里,不得而知。我想,最好的母女情大抵如此吧,是相互支持的朋友,是心有灵犀的知己,更是可以一起爱一场,疯一场的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