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万州美食“三绝” 版次:06  作者:  2024年11月15日

□文/文猛 图/骆仁新

习惯于对传统意义上直辖市理解,在人们心目中,重庆就是一座城,往往就会忽略重庆城外之城——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的万州。

万州自古为川东重镇,历史悠久,以“万川毕汇”“万商云集”而得名。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抗日战争时期华东、华北和华南等地人民聚集万州,三峡大移民让万州人民告别故土、再造家园成就高峡平湖、水涨船高、锦绣湖城的今天,各地客商和游客相握万州……

在三斗坪尚未高筑大坝之前,奔涌的长江江水湍急,滩险浪高,万州凭着“上控巴渝、下扼夔巫”的一方宁静,从重庆乘船顺江东下,一近万州,轮船就放下铁锚,熄了汽笛,傍着万州入梦,积蓄力量,待到黎明时启锚去闯险峻的夔门。从宜昌乘船逆流而上重庆,船到万州,依然得放下铁锚,枕梦万州,第二天再冲险滩直上重庆。奔流的江,从重庆下到宜昌,从宜昌上重庆,万州成了一方枕梦的驿站。

多元文化的交汇融合,枕梦之地、阔爽之地的特殊地理位置,平湖边上炊烟起,香飘万里念万州,造就、发展、传播了万州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其中万州的杂酱面、格格、烤鱼更是闻名遐迩,被人们誉为“万州美食三绝”。

万州杂酱面

品读万州的美食文化,申报注册了的“万县面”商标的万州面恐怕应该是万州美食文化的封面。达观显贵没有说过,文人著述还未提及,但万州人这么看,到万州的人吃了万州面也这么看。

从生产耕耘的角度,万州并非产麦名地,麦子加工而成的面条也并不十分出名,但万州人在煮面条上有奇异的地方。面条是普通的面条,但煮出的面条在佐料配制上讲究很多,随便走进哪家面馆,佐料碟都是一长串,像画家眼前的调色盘,描画着面条的美味,如酱油、麸醋、芝麻酱、蒜泥、姜汁、葱花、花椒末、红油、香油、猪油、辣椒等等,冬季佐料中必辅以芫荽,春季春芽上市时,香椿末更是不可少。

万州面更特别的地方是,万州面在臊子上创新太多太美。

譬如杂酱面,从市场上买来新鲜的五花猪肉,太瘦的猪肉不好,油炸出来太干,不油润,不上口。把五花肉快刀剁成肉末,现在为节约时间都用上绞肉机绞成肉末,倒入滚烫的菜油中炸,炸到一定的火候放入万州独有的胡豆瓣,再炸到一定时候就可,做法和程序其实非常简单,关键是火候的掌握和加入的胡豆瓣非常考手艺,大约这是全国各地到万州学艺均作不到万州杂酱面诱人的原因。面条煮熟了,舀上一勺杂酱,就送到你面前,该你享用了。

譬如牛肉面、鳝鱼面、酸菜面、土豆丝面、豇豆肉末面、猪肝面、腰花面、鸡杂面、酸菜肉丝面、红烧牛肉面、酸辣肥肠面等,样样可称极品。有“不吃万州面,没到万州来”一说。面是普通的面条,但面条上覆盖溶一方水土一方江城美味之集成的红烧牛肉、现炒鳝鱼、土豆丝、酸菜、豇豆肉末等臊子的确万州独有,那味还真是相当诱人。万州人到外地出差回来,一下车忙拣一家面馆,狠狠地叫上两碗,馋得慌。外地人到万州全然不顾城里那几十家星级酒店,也总要到面摊来上一碗,感觉才到了万州。如今万州杂酱面不但走向了全国,也远传海外。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旁边,就有万州人开的杂酱面馆,食客络绎不绝,受到了世界各国朋友的青睐。

在面条的臊子上做文章有了这些面种,万州人又在面汤上做文章,又有了鸡汤面、羊肉汤面、香菇面、排骨面等等。在面条加工形式上做文章,还有凉面、炒面、拉面等。总之万州人在面的花样上可谓丰富多彩与时俱进。

除了这些,在万州吃面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就是它的汤,汤不是面汤,是你一进屋就有服务员先端上来的汤,放好面汤和消毒好的筷子才开始问你要什么面。那汤是骨头汤,用筒子骨炖了很久,白似奶汤,清香扑面,朴实的各色面类加上清香的骨头原汤,美味诱人。

万州格格

“格格”既是指美食本身,也是指制作美食的一种特殊器具。很多食客以为带“格格”两字必然是皇宫里的菜,其实它是当地的一种叫法,但带上大家熟悉的“格格”之名,就让人格外向往。

万州呼小蒸笼蒸出的美食为格格,绝不是搞名人效应和挂羊头卖狗肉。万州的格格是用较宽的竹皮盘卷而成的圆形蒸格,格格就是蒸菜器皿,俗称蒸笼,竹制、小碗大小,有竹把手,便于端取。几乎在万州城里的每一条小巷里,都能看到这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格格。格格实为蒸菜的一种,格格有羊肉格格、肥肠格格、排骨格格几个品种,下面垫上红苕、芋头,码上配料,用猛火蒸。往往店门口就是一大炉、一口大锅,里面全是一格一格的热气腾腾的格格,散发诱人香气,多时垒起十来个高,蔚为壮观。上菜时,撒上些许葱花、花椒面即可上桌了,羊肉格格还需加些芫荽去除腥膻。

万州格格一般打的都是家族品牌,形如格格字样前加入姓氏或小地名,比如“耿格格”“陈格格”“懒格格”“巷子深格格”等,如星星之火一般,繁荣着万州的饮食文化。

万州人喜欢吃格格,喜欢格格的味道——麻、辣、鲜、香。喜欢吃格格的气氛——随性洒脱。格格洋溢着浓郁的市井气息,它不像中餐那般高贵正式,也不如火锅那般热烈缠绵。它带着稍稍的野性,又有些豪放、爽朗。你可以进店门口就高声点菜,吆喝:“老板,来两个肥肠,粑点的!”等你落座,立马有小妹儿招呼你要点什么汤,喝酒还是吃饭。要是你吃得不过瘾,你还可以大声地叫“再来两个羊肉”,保管让你大饱口福。吃格格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不必劳神费时。据当地人说,他们一人能吃十几格格,也就是十几笼蒸菜,吃完的格格垒在面前好几重,那气势美着哩、壮观着哩!

大家想象一下,在一个老字号的格格店门前,盘一口大灶,架一口山水大锅,锅盖是用白铁板特制而成,上面布满大大小小的蒸气孔,数十只竹皮格格层层叠叠地排列在蒸板上,灶下是五雷大火,灶上是蒸气昂昂,香气弥漫,格格蒸出的是一种让本地人和外地人没齿难忘的美味佳肴。而漂亮的老板娘热情好客的招呼声,打工妹儿端送格格的俏丽身姿,客人的欢声笑语营造出的是这座山水之城的独有韵味。

万州烤鱼

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更为火爆或许说更有地方美食特色的当属万州烤鱼。因为高峡平湖,万州成了库区有名的湖城,吃鱼实在容易,而且是独有的长江鱼,但六千多公里的长江,吃长江鱼也并不代表万州,但万州对鱼的吃法来了创新——烤着吃。最初是在街上的烧烤摊上吃到一种小鱼,其做法是把一二两左右的小鲫鱼腹内掏空,塞进小葱,插上竹签,在火上烧烤,刷上调料,就可拿在手上边走边吃了。

大约是2001年万州烤鱼被人做大了,鱼不再是一二两的小鱼,而是几斤重的大鱼了,并且吃法更讲究——在桌上置一笼炭火,将一两尺见方的不锈钢盘搁在炭火上,已烤熟的鱼像巨大的蝴蝶一般匍匐在托盘里,周围浸满了料水。鱼上面堆积着厚厚一层佐料,再撒上嫩绿的香菜,看一眼就让人馋涎欲滴。然后就着炭火,拨开那些佐料,夹着那鲜嫩的鱼肉,顺着汁水一裹,就可以享到难得的口福了。即使是冬天,也无冷盘之忧,与重庆火锅有异曲同工之妙。

烤鱼的做法是挑选上等的鲤鱼鲢鱼等,重在2—5斤之间。小了刺多肉少,吃不上嘴。大了烤不透,外面烤焦了,里面还没熟。然后从脊背上把鱼剖开,鱼连着腹部像蝴蝶一般张开,便于烧烤。鱼剖开后放在料水里浸泡一段时间,让其进味,再行烘烤。烤鱼的炭火,更有讲究,不能用天然气和煤气,火太烈,容易将鱼烤焦,且带有害物质。也不能用煤和一般的木炭,灰多烟浓。需用上好的枫炭。烤鱼的时候,用特制的夹子把鱼夹上,刷上烤油,在炭火上翻来覆去烤。烤鱼的时候,这边有人烤鱼,另一边就有人根据口味的不同烧制佐料,待佐料烧好,那边的鱼也烤好了,把鱼装在一两尺见方的不锈钢盘里,将佐料盖上去,烤鱼就成了。然后,在桌上架起笼枫炭火,把托盘放到火上,鱼既不会冷,那味道也会因文火的烘烤越来越浓。待鱼吃得差不多时,还可煮来几两上好的面条,在鱼盘佐料里一裹,又是另一种美味美食。

去年年底,天生城下“长”出万州文旅街区后,万州知名烤鱼店都集中到文旅街区,成为万州人和走向万州的人赶美食场、赶文化场、赶古战场的打卡之地。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湖映江城,城在湖中,展现出的正是郭沫若先生的《天上街市》中的意境,情感绵长的移民之味,清香诱人的烤鱼之味,悠远长久的古城之味,锦绣湖城,千年万州,必将让更多的人感动和怀念。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