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梦回明月江 版次:08  作者:  2025年01月24日

欲说明月江,明月山便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明月山为川东平行褶皱岭谷区的第三条山脉,北起开江县,呈东北西南走向,跨达州、梁平、大竹、邻水、垫江、长寿、渝北区等地,止于巴南区永兴场,全长232公里,因长江横切渝北区与巴南区之间的山岭,形成峡谷。峡岸峭壁上“有圆孔如满月状”,故称明月峡,山以峡为名,山以峡闻名。唐朝诗人王维的《晓行巴峡》写道:“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一时让明月山随明月峡而声名远播。

明月江发源于明月山,又两度横切明月山,故与山脉同名。烟雨朦胧中的明月江魅力难掩:润泽了“三朝元老,一代醇儒”卫承芳的清廉人生,孕育了真佛山“三教合一”的人文景观,涵养了独秀的山水和淳朴的民风……拨开历史的烟云,江畔春申君村的历史长廊回荡着穿越时空的声音。

春申君村的由来,源自楚国春申君黄歇故里。黄歇的扁舟伴随橹篙敲击江水的声音渐行渐远,驶入历史的风云中。风流倜傥的黄歇开启了他的游学之旅,一路风餐露宿,求师从学;一路博闻强识,游说诸侯。黄歇凭借谋略与辞辩之能崭露头角,被任命为楚相,并被封为春申君,获淮河以北十二县的封地。黄歇是战国四君子中唯独一位非王室出身之人,许衡评价其“战国之四君,其可称者,唯一春申耳。至如孟尝、平原、信陵三子,乃尸位素餐者也”。黄歇未封吴地之时,黄浦江不叫此名,江河一到汛期便洪水泛滥,吴地哀鸿遍野。春申君到吴地勘察地形后,在城内开凿了多条河道,起到了泄洪作用,造福了当地百姓。黄歇因遏制水患深得民心,人们将这条河以其姓或号命名,将这条河改称为“黄浦江”或“春申江”。

时光拖着一江倒影,月光拖着一地乡愁,黄歇无处安放的,便是故乡明月江的相思。他的思念融入黄浦江的流水,在长江与明月江的乡音中汇合,浩浩汤汤涌入东海,生生不息。据《上海地名志》等资料记载:上海简称“申”,就是源自受封于这里的春申君黄歇。

达川区麻柳镇有一烂泥湖,就是传说中的万顷池,有诗曰:“一只凤凰落南垭,两条真龙戏珠沙。白云连生万宝寨,红日高照七里峡。”此地山上有一座古庙,名为地藏寺,庙上曾有副关于春申君的对联:“林密清幽草当年春申落地,钟鸣谷应此日成地藏灵山。”2010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传说中的春申君故里》专题片热播,指出麻柳镇是春申君黄歇故里。

江水与山风的琴弦,弹奏一阕沧海桑田,春申君村迎来了大变化——西部地区重要的优质高强度抗震钢材生产基地达钢集团入驻。五千多亩土地被征用,两千多户房屋被拆迁,三千多座坟墓被搬迁,要求在100天内完成。

村党委肖书记出神地瞧着脚下的场景:一粒食物像一座大山般庞大,一群蚂蚁簇拥在食物周围竭尽所能肩扛头拱,不停地来回奔波……他思忖良久,潮水般的思绪趋于平静。

搬迁的故事充满了现代化城市的工业味道,夹杂着乡村无奈的生活气息,人们或迷茫,或心酸,或泪奔。

春申君村的老人们说,明月江鱼儿归明月江,老家是我们的根,那些远走他乡的人,生不回、死总要回,没有房屋怎么回?阿大常年在外打拼,刚在老家建好别墅,还没入住干部就来谈拆迁,忧虑如藤蔓般爬上阿大的额头。阿良坚决不拆房屋,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干部来谈拆迁,他说:“牛不喝水,你按下它的脑壳也没用!”祖先的坟墓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已适应了春申君村的风水,对于迁坟,阿伟一万个不同意……

明月江畔村办公室灯光暗淡,肖书记和几名干部的烟头红光在幽暗中异常明亮。他们就这样消磨了几个夜晚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无论如何要对得起‘春申君’这个村名!”

微醺的阿大愁肠百结,窗外无尽的夜色像他内心一样空洞荒凉。眼见吃过晚饭的干部又来到家中,阿大随口说道:“酒能解乏呀,不伤肝,就得伤感!陪我喝两杯如何?”阿大半斤不醉,八两不倒,喝酒的名气可大着呢。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干部边喝边聊,醉倒在餐桌上。一来二去,两人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

秋收时节,稻田有水,收割机去不了,大家忙着人力收割。阿良一家正在稻田间忙着,干部急匆匆地赶来帮忙。阿良固执地认为这是为拆迁套近乎,仅与干部不咸不淡地打了声招呼。干部劳作下来流了一身汗,结束后悄然离去;阿良的岳父离世,干部又出现在葬礼现场……小小的举动有着浓浓的情谊,这些改变了阿良的认知。

阿伟在外地生活,日益消瘦的肖书记为谈迁坟专程来了两趟。望着肖书记远去的背影,阿伟的心里徒生出莫名的惆怅。

春申君村的人应该学习先贤,春申君为了人民的安宁,有老家不回,这种精神让世人仰慕。村干部维护“春申君”村名的消息,引发村民深思:春申君为了人民安居没回老家,我们为了国家建设奉献老家,这难道不是对春申君最好的怀念吗?

春申君村的先祖们“喜迁新居”了,那里空气清新,阳光灿烂。

离开春申君村的人们,带着对明月江的无限眷恋,行走于回望间。此时的春申君村真好,明月江谱曲,钢铁厂填词。生活或悲或喜,从没有片刻等待,就像明月江奔流向前,从未停歇。

沸腾钢水怒放出的花朵璀璨,取代节日漫天的绚丽烟火。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阳光、钢花和明月江的气味发酵,一股股醉人的杂香四溢。江水拍打着江岸,与千年前别无二致。

仍怜故乡水,梦回明月江。

□何武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