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今年以来,作为达州化工战线上的“排头兵”,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瓮福达州”)以“起步即冲刺”的姿态,紧盯春耕化肥保供任务,开足马力稳产保供增效,交出了一份“开门红”的亮眼成绩单。
谋定快动
下好春耕保供“先手棋”
“去年春耕期间,全国部分区域曾出现磷复肥调度紧张的局面。今年,我们从元旦就开始布局,确保磷复肥供应万无一失。”瓮福达州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1月,瓮福达州召开调度会议,对比2024年春耕磷酸盐、磷酸肥产销情况,并结合市场对2025年春耕磷肥生产进行了全面部署,制定了一套精准的“三早”管理措施,提前谋划布局,迎战春耕。
早研判。依托大数据平台,分析2024年春耕保供期间各区域市场的磷酸盐、磷酸肥销售情况波动,预判2025年东北、新疆等重点区域需求增量。
早备料。与供应商签订原料保供协议,把整体生产重点倾向于农资生产,建立“早生产早储备”库存机制。
早调运。联合车务段、货运公司等增设“春耕专列”,设置化肥运输绿色通道,日发运能力提升至4000吨。
走进瓮福达州物流发运现场,仓库里磷酸盐、磷酸肥等产品整齐码放,叉车穿梭不息,满载农资产品的车辆排成长龙,即将发往新疆、山东、甘肃、广西等地。
刀刃向内
技术创新激活“效益源”
在瓮福达州生产车间,技改后的MVR(机械蒸汽再压缩)热能回收系统正高效运转。生产调度主管何平算了一笔账:“过去我们生产1吨产品,需蒸汽0.5吨,现在通过二次蒸汽经压缩机的机械做功提升,蒸汽消耗量下降40%,一年能省下825万元!”
这场“成本革命”贯穿瓮福达州生产全链条,公司以“四精”措施搭建起了精益生产管理体系。思想端“精诚所至”。开展“质量提升年”、“质量提升月”活动,提升全员精品意识。采购端“精打细算”。采购团队分赴重庆、云南、湖北等地选择采购商,对初步选中的9家供应商提供的双氧水、活性炭、絮凝剂等原料开展“实验检测”,最终选定性价比最优企业。工艺端“精雕细琢”。持续引入新工艺、新设备,优化工艺参数,严格按照参数指标进行生产,做到精准控制,实时调整优化磷酸盐、磷酸肥生产流程,产品交检合格率达99.77%,上级单位抽检合格率达100%;同时,提升磷矿石伴生氟资源回收率,为下游产品生产提供高品质原料,推动下游产品质量持续提升。能耗端“精耕细作”。生产消耗指标考核与绩效挂钩、责任到人,全面控制生产消耗,促使成本有效降低。
通过一系列措施,生产端成功实现降本增效,效益实现最大化。相较去年,瓮福达州用同样价格、数量的原料生产了出更多优质的化肥,为打赢春耕化肥保供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群策群力
全员创新锻造“强引擎”
“高耗能设备的排产应尽可能放在谷电时段使用,以降低用电成本。同时也可以采用储能手段,在电价低谷时段蓄冷和储热,高峰时段使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在磷酸装置车间班前会上,操作工人提出的“金点子”引发热烈讨论。三天后,这项“金点子”被成功采纳,让瓮福达州成功减少用电成本。
像这样通过基层会议,成功实现收益提升的例子在瓮福达州时常发生。一直以来,瓮福达州深谙“管理决定效益”的道理,构建起立体化管理生态。
自下而上鼓励基层智慧“百花齐放”。设立创新专项基金,对“设备微改造”“工艺小革新”给予物质奖励,激发“草根创新”活力;开展“金点子”“我为提质增效献一计”活动,激发职工队伍创新创造活力,收到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99条,在申报高新区“五小”竞赛活动中,共8个项目分别获得奖项。
自上而下实行顶层调度“把脉定向”。全面开展内控体系建设,将内控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各个阶段、各个层级,涵盖了企业管理每一项活动的始终。每周定时召开生产调度例会,动态调整生产方向。当监测到春耕化肥市场需求激增时,及时优化调整资源配置,调度人力、物力、资源等多方面侧重性地为磷酸盐、磷酸肥生产提供保障。
截至3月底,瓮福达州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磷酸盐产品销量达7万吨,同比增长18.2%;磷酸肥产品销量达11万吨,同比增长31.4%;为地方贡献税收3540万元。
□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