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党的二十大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当前,达州正全力做好工业化、资源开发利用、农产品精深加工“三篇大文章”,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本报特别策划“我看民营经济”专栏,欢迎关注。
在达州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民营经济始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2024年达州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3%,居全省第二,新增外资企业13家,进出口总额增长3.4%。这是达州民营经济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跨越,更是达州在新发展阶段破题开路、重塑优势的生动实践。达州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源于其对资源禀赋的精准把握和战略机遇的主动抢抓。作为川渝万达开地区的枢纽城市,达州依托天然气、锂钾、能源和森林“四大”资源,构建了“3+3+N”现代产业集群,培育了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等千亿级产业。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仍然面临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达州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但得益于达州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强化创新驱动引擎上下的狠功夫,达州民营经济“经霜雪而愈坚,历沧桑而弥新”,在困境中展现出了强大韧性。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成长沃土。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实保障,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园区事园区办”、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举措,让企业“轻装上阵”。2024年全国首单跨省取水权交易在达州落地,“城区零碎闲置地边角地综合利用改革”在全省推广,为民营企业释放了更多发展空间。2025年将开展“五个专项治理”,严查违规设置市场准入门槛、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并强化“万市兴”平台功能,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为民营经济拓宽了发展空间。“深度融入成渝‘双圈’建设”,推动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市场化运行,未来60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万达开南云”五地通办,将为民营企业跨区域协作、资源共享提供便利,为民营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打通渠道。通过与南充共建能源、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与重庆共享科技创新资源,正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促进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在区域的高效流动,为达州民营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强化创新驱动引擎,为民营经济破茧成蝶提供助力。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万市兴”综合服务平台,促进“智改数转”和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和税收实现“开花结果”;抢抓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新赛道,腾盾无人机总装基地、星空钠电等项目的落地,促进达州民营企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型。达州民营企业正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抢占先机,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民营经济是达州的“血脉”和“根基”,从巴山深处到渠江两岸,无数民营企业用奋斗书写着达州的发展传奇。在新的征程上,相信会有更多民营经济在达州这片热土上形成“燎原之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注入更强劲的动能。
(程子彪,博士、副教授,四川文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副院长;王福川,四川文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工作人员)
□程子彪 王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