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既重“谋篇布局”更重“落地生根”,才能让先进制造业成为支撑达州高质量发展的“钢筋铁骨”。
以“水到渠成”的智劲下好区域协同“一盘棋”。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办好“自己的事”,更要共担“共同的事”。从推动“万达开”统筹发展的“主阵地”东部经开区“冲千亿、创国开”,到南充达州组团发展的成达万高铁倒排工期、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再到县域经济“千亿县”“500亿县”的竞相突破,达州正以专业精神、战略耐心织密协同发展网络。川渝东北水资源一体化配置工程纳入国省规划、成铁局调研推进高铁建设,一系列务实举措彰显“水到渠成”的智慧——既靠主动作为赢先机,也靠精诚合作聚合力。唯有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在基础设施互通、产业创新融合、公共服务共享上持续用功,才能奏响川东北区域协同发展的时代强音。
以“好谋而成”的睿劲激活深化改革“动力源”。改革是破解难题的“关键一招”,需以“好谋”开篇、以“实干”破局。市委五届九次全会谋划的“达州方案”,聚焦“四大资源”开发、园区集成授权改革、国企转型等深层次问题,为改革攻坚画出“路线图”。从推进年产3万吨钾肥科技攻关到争取东部经开区纳入改革试点,从“城投”向“产投”转型到“微改革”增进民生福祉,达州正以“一子落”带动“满盘活”。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推动日本东丽等外资项目落地,更是以改革思维抢抓发展机遇的生动实践。唯有谋定而后动、笃行以致远,才能让改革成为达州高质量发展的“永动机”。
以“马到功成”的实劲答好民生幸福“必答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70%以上”的承诺,彰显着达州以实干托举幸福的初心。从文化事业“巴人故里”“红色达州”品牌塑造,到交通建设、污水治理、危旧房改造等攻坚行动,再到用心解决信访诉求、扭转信访量高位运行局面,每一项工作都紧扣“群众有感”。特别是在推进民生工程中注重统筹进度与便民、争取政策破解“握手楼”隐患,体现了“马上去办、商量着办”的民生温度。唯有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让发展成果更有“质感”,让民生答卷更暖人心。
以“事以密成”的细劲筑牢风险防控“安全网”。安不忘危,方能行稳致远。达州在安全生产事故“双下降”、空气质量连续达标、平安建设满意度全省第三的成绩面前,始终保持“风险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清醒。从抓实安全生产、应对极端天气到防范金融风险、抓好环保督察整改,每一项工作都体现着“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的底线思维。特别是在防汛抗旱、生态治理等领域,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织密防护网,正是“事以密成”的最佳注脚。唯有统筹发展与安全,以“如履薄冰”的谨慎守住底线,才能为现代化建设营造稳定环境。
以“玉汝于成”的恒劲锤炼担当作为“先锋队”。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从“七问”“七个关系”到“七拼”“七干”,达州党员干部在实践中淬炼出“忠诚干净担当”的铁军本色。当前,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打造“六个模范”班子和“五个优秀”干部队伍、深化整治形式主义,正是以“玉汝于成”的决心锻造中坚力量。唯有让“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成为行动自觉,以严的标准修身正己,以实的作风谋事创业,才能让优良作风成为达州发展最鲜明的底色。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七成”是目标导向,更是行动路径;是作风要求,更是使命担当。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关键节点,达州唯有以“拼就拼到极致、干就干到最好”的精气神,把“七成”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以优良作风凝聚磅礴力量,才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属于达州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