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洁 通讯员 魏榆林)今年以来,针对集中整治工作中监督力量不足、监督水平参差不齐、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达州东部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以纪检监察工作“三化”建设年行动为契机,探索实行村级纪检委员交叉监督检查工作机制,着力破解监督力量不足、监督水平参差不齐、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进一步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激活监督神经末梢,推动基层监督提质增效。
达州东部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组建以纪检监察工委为指导、乡镇党委牵总、乡镇纪委具体负责、村级监督力量为主的四级联动工作组。乡镇纪委将“两专三兼”、村(社区)纪检委员划分为2个交叉检查工作组,以推磨式互查方式,围绕“三重一大”、村级项目建设、村务公开、“三资”和乡村振兴领域以及干部作风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协作开展交叉监督检查。
开展交叉检查前,该区纪检监察工委将重点监督事项制成任务清单,明确监督范围,避免盲目监督。检查时,通过查看台账资料、入户走访、实地走访、研判问题,全方位精准发力,确保监督检查无盲区。同时,针对交叉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逐项对账销号,确保问题整改到位。检查后,乡镇纪委及时召开工作例会,通报监督监察情况,向发现问题的村(社区)下发整改提醒函,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开展谈心谈话,发现涉嫌违纪违法问题的,按程序向区纪检监察工委报告。
“现在村里每一笔集体资金都会存入村账,村务公示栏也会及时更换,公开公示近期村务情况。”谈及村级交叉检查带来的效果,安仁乡严马庙村村民这样说道。
截至目前,先后制发重点监督任务清单3期,统筹联动村级纪检委员开展交叉检查11次,发现集中整治问题线索17个,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2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