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这里的“冬天”和“春天”都有诗意 ——读迟子建最新版散文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 版次:05  作者:  2025年06月13日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是著名作家迟子建近年来的散文新作合集,也是她创作生涯中首部摄影插图散文集。全书依照主题分六辑——“好时光悄悄溜走”“我的世界下雪了”“时间怎样地行走”“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渐行渐远的夕阳”。其中,有对故乡风物的怀念,有对童年逸事的回忆,有对亲人朋友的眷恋,有对自然美景的感悟,有对人情世故的慨叹,有对文学艺术的沉思,展现了迟子建对故乡、童年、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和独特思考,也传递了她对文学与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里的散文,从内容上来说“好吃”,从形式上来说“好看”,两者结合便成经典。配以精美的照片和诗性的笔调,图文并茂,烘托出人世间的温暖与苍凉;而旧事的流连,人生的慨叹,文学的漫谈,艺术的沉思,至真至美,显出清新雅致来。

全书收录的散文,主题丰富:乡土主题、自然主题、死亡主题、女性主题、生存主题等,无所不包,更有对故乡的深情回忆,对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生命、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纵然故乡——北极村天寒地冻,环境恶劣,饱经磨难,但依然念兹在兹。“世界吻我以冰霜,我却报之以美好”,笔下纵有苍凉,也不乏温暖。其创作源泉,全在生于斯长于斯的那块土地:夏日的激流、冬日的暴风雪、田园里的蔬菜、森林里的蘑菇、家乡河流的鱼、长夜火炉里的柴、寒风中的灯笼……人生的寒冬和岁月的暖春在此相互映照,有如别样的画卷在你眼前一幅一幅徐徐铺开。在这样独特的画卷里,深入探讨生命的苦难与美好,以及个人经历对创作的影响,在温情与苍凉中流淌着生命的诗意。迟子建深深地爱着那片给予她磨难也给予她温暖的土地——正是那片土地给了她创作的力量、灵感和动力,才有了别样的“冬天”和“春天”。

形式上,从语言到技巧,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美不胜收。

一看标题便觉新鲜,总有新意在等着你:《撕日历的日子》一个“撕”字,寻常日子便“立”起来了,触手可及,带着温度;《谁说春色不忧伤》以“反弹琵琶”手法,反向立意,设置悬念,引发读者思考;《时间怎样地行走》把抽象的时间具体化、人格化,寻常的时间顿时不寻常起来;《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在矛盾中翻出新意,虚实相生,引人遐想……诸如此类,俯拾即是。标题之下,从文中精心撷取的金句引路,或巧妙释题,或概括主旨,如一盏明灯高悬,既闪烁光芒,又引领阅读——而这样的美,皆源于独特的语言——诗性语言之美。迟子建的散文,文风独特,日常生活的写实功力极强,寻常人、寻常物、寻常事,在她的笔下便如凤凰涅槃,蜕变成不寻常了。《美景,总在半梦半醒之间》,标题便透出诗意,也透着苍凉。开篇前的金句,诗情画意流淌,极力烘托林间的月亮,又透出一股温暖。全文书写美景——月亮,像散文诗或者诗散文——绝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散文,通篇诗意浓郁。你看那些诗一般的文字:“穿窗而过的月亮,会拿出主子的做派……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春天的月光,似乎也带着绿意……雪地上的月光新鲜明媚得像刚印刷出来的年画”“月光大约太喜欢玻璃杯了,在它身上作起了画”“那些还未发芽的树,原本一派萧瑟之气……好像树木一夜之间回春了”……迟子建笔下的文字,总是诗意、灵气、沉静、温暖、深邃;但同时又少不了苍凉:“消尽了而又没有返青的树,看上去是那么单调”“不知去哪儿疗伤去了”“它燃烧得太忘我了……一点点地亏下去”“因为月亮懂得……是生命必不可少的养料”……文如其人,文字是作家的心声。读其文,知其人——她灵气丰盈,那是故乡的土地赋予的;她沉静安然,那是文字的浸润造就的;她宽广豁达,那是人生的伤痛淬炼的。有人说:迟子建的笔触苍凉而有温情,直击每一个疲惫灵魂深处;她的文字让我们重新发现了生命的自由与辽阔,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与意义。读迟子建的散文,在冬夜里慢慢地读,随着迟子建“意识流”般在她的故乡她的世界漫游,你会有这样一种独特的愉悦——初春时节乍暖还寒,继而春风和煦春光明媚春色怡人,从冬天走进春天……你不能不敬佩迟子建的语言文字,细腻、温润、富有诗意,描绘生活中那些寻常的细节,总能让你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与温暖。

“好看”的语言之外,行文别开生面——人格化、细节化和理性化,在此完美呈现,“好看”叠加。

《谁说春色不忧伤》里,雪花“强悍的统治”,春天的到来“最铺张”,屋檐滴水声是“春天的第一声呼吸”“春天伸了一下舌头,扮个鬼脸”……人格化贯穿全篇;寒风“把人吹得脸颊通红,口唇干裂”,人们“得大声说话,不然对方听不清”“我张开嘴,希望雾气能像止痛散”……细节化随处可见。《时间怎样地行走》里也是如此,挂钟是“狠心的老头”,是“看不见形影的家长”,它“走得不慌不忙”;手表在“手腕上跳舞”,感觉“鬼鬼祟祟”“少了几分气势”“没了威严”“有些落寞”……人格化充满情趣;“提着灯笼在雪地上玩个尽兴”“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躲在……跳舞”……细节与拟人相映成趣。至于理性化,可以这么说:《也是冬天,也是春天》的每一篇散文,主打风格便是夹叙夹议,叙则形象生动,议则饱含哲理,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此外,还有多种技巧自然而然地融合,相映成趣,却不露痕迹。《父亲的肖像》从多角度写父亲:切入角度新——父亲冬天去世,与熊的冬眠对比,深情内敛;选材新颖——从四爷爷的眼里,写记忆中的父亲的最后形象;叙写一波三折——“我”的印象、四爷爷的回忆、学生的来信、母亲的印证;叙事有现场感——父亲带领工人建校的辛苦;细节描写——“一会儿看看这个的脸,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头”“他就让这位新老师携着家眷,在我们家一住两年,吃一锅饭却分文不要”……从头到尾,冷静地叙写,生活气息浓,还有小说的味道,耐人咀嚼。

“形散神聚”却毫不拘泥,不乏随笔的灵活自由,甚至还有着小说化的味道,正是迟子建散文的魅力所在。诸多技巧融合,你却感觉不到在有意使用技巧,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无技巧,出神入化之故也。她用独特的语言叙写着故乡的冬天与春天,将你带入一个既冷冽又充满生机的世界。然而,冬季充满了丰富的色彩和情感,春天不只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发,更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既是魅力尽显的文学作品:细腻生动的叙写和深邃入微的哲理,温暖、苍凉之中充满治愈人心的力量;更是触动人心的灵魂之作: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启迪着你重新思考人生之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无论生活如何变迁,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与挑战,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就能走过“冬天”,迎来“春天”,生命的诗意不停地向前延伸。

□贺有德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