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文旅深度融合的背后,是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从深层次而言,就是一场文旅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除产品质量外,谁的环境更好、服务更优,谁就更能打动人、吸引人。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打造‘巴适安逸’的文旅服务环境”,既体现了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的文旅产业发展观,也顺应了文旅深度融合的系统性改革要求。
当下,文旅消费涵盖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购物娱乐等多方面。对一个地方而言,没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接不住泼天的流量,同样,没有精细化的服务,带不来也留不住游客。文旅领域之争,绝不仅是景点之间的较量,更是各地服务保障之间的比拼。构建一个富有吸引力且充满活力的优质文旅服务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循序渐进,从多维度、深层次发力,多举措协同配合,全方位健全配套支持体系。
打造“巴适安逸”的文旅服务环境,需构建“快达慢游”的文旅设施体系。要加密旅游道路网,在旅游主干线沿途增设一批观景台、休憩驿站、自驾营地等设施,提档升级串联景区景点、名镇名村的旅游路。拓展机场、车站、码头等客运枢纽旅游服务功能,(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