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协调推进“旅游型”“休闲型”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推出“高铁快旅·漫游达州”系列旅游线路。通过开展景区强基焕新行动,支持开展微改造精提升,推进老旧景区业态焕新、数字焕新、管理焕新,打造一批休闲慢生活场景,加快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标识系统和旅居营地、旅游厕所、廊亭椅凳、应急救援、医疗救治、停车充电等设施。
打造“巴适安逸”的文旅服务环境,需完善以游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要开展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增强文旅监管规范化能力,建立健全“警景融合”旅游警务机制,完善旅游不文明行为信息通报机制、旅游投诉快速响应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从业人员礼仪、业务等培训,提升旅行社、酒店和景区服务质量。推进文旅服务智慧化,增强智能导览、票务预约等功能,全面实现“一部手机游达州”。推进科技与文旅深度交融,充分利用AI、VR、AR等前沿技术,推出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新体验、新表达。推进来达旅游便利化,打造航空、铁路、公路全覆盖的“游客接驳服务网”。
打造“巴适安逸”的文旅服务环境,需增强文旅消费多元供给。要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假日经济、会展经济、夜间经济、低空经济,以需求端变化为靶向不断深化文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培育文旅消费集聚区。通过开展“文旅+消费”新场景建设行动,支持城市商圈和传统街区植入文旅元素,培育一批旅游休闲街区,推动城市公园、草坪广场等开放空间因地制宜建设文化旅游服务区、文化廊道、文化“跳蚤市场”、露营休闲区等文旅消费创新场景、品质场景、人气场景。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行动,加力“引客入达”,探索“机(车)票+门票”“门票+购物”“门票+酒店”等联动促消费模式,支持发放文旅商体展联动消费券,高质量举办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
开门迎客,必先清扫好自家庭院。唯有把目光拉长,提升软硬件服务质量,厚积薄发才能稳稳“长红”。让我们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全力优化旅游服务环境,持续提升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快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建设,绽放巴渠大地人文之韵、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