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党建穿针引线盘活资源 通川让暑期托育服务“近在咫尺” 版次:03  作者:  2025年08月05日

本报讯(记者 谭楚甲 王龙)暑假期间,通川区针对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问题,以党建为引领,依托社区阵地探索“党组织搭台、资源整合、多元参与”的普惠托育服务新模式,通过激活银发资源、引入专业机构等方式,为儿童提供“家门口”的托管服务,有效破解暑期育儿难题。

暑假来临,“娃娃去哪儿”成了通川区双职工家庭的共同困扰。为此,该区以党建为纽带,盘活社区资源,让普惠托育服务走进居民生活。

朝阳街道廖家湾社区的闲置活动室里,孩子们在志愿者陪伴下写作业、练书法,笑声阵阵。社区巧借“银发力量”,邀请老党员、老同志担任义务辅导员。77岁的老党员毛春明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写毛笔字:“横平竖直是书法,也是做人的规矩。”他说,能发挥余热传承文化,看着孩子们远离电子产品、不断进步,心里格外踏实。社区工作人员王书琴介绍,针对“一老一小”需求,社区改造闲置空间为托育点,未来将结合居民反馈优化服务,让模式更可持续。

东城街道文江祠社区则走出“专业托管”路径。社区利用共享空间,以普惠价格引入专业机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学习、绘画、做游戏,充实又快乐。“普惠不代表低质,孩子们从哭闹着找妈妈,到放学不愿走,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托管中心负责人李萍说。

“社区托育不仅解了家长的急,更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通川区委组织部组织二股负责人吴茜表示,该区将深化党建联建共建,整合驻区单位、“双报到”单位等资源,推动“文江祠模式”覆盖更多社区,让“幼有所托”触手可及。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