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呻唤 版次:07  作者:  2021年05月20日

方言与识字 庞雨,现供职于宣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年过知非,喜欢读书,喜欢码字。作品散见于网络、纸媒。

小时候,虽只知顽皮捣蛋,不知稼穑艰辛,但偶尔还是能体会家里的清贫,日子的清苦。有时,许多不惬意奔涌心间,坐在门槛上自哀自怜,叹气不已。父亲看见,摸摸我的脑袋、拍拍我的肩膀:一个人坐在这里chēnhuān什么?快去和哥哥弟弟一起玩。下午放学去扯猪草,不小心被镰刀割破手指,一边按父亲教的吮几口后紧按伤处,一边呻吟着跑回家去。父亲在我手指的小口上抹点红药水:这么一点小伤,chēnhuān什么?四川方言,不说叹气,少说呻吟,常说chēnhuān。

沙汀《淘金记》十:“一出大门,他就呻唤了一声,甚至在想念中顿了顿脚。而且,深怪自己竟会选上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拜访时间!……”《淘金记》十二:“一出大门,彭胖就干笑着呻唤了。白酱丹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感情的,虽然是不痛快,却能一点不露声色。”沙汀笔下的“呻唤”,指“叹息、叹气”。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五:“她也才觉得从头上起,全是痛的。痛得火烧火辣,想不呻唤,却实在忍不住,及至一呻唤,眼泪便流了出来。”艾芜《山峡中》:“没头的土地菩萨侧边,躺着小黑牛,污腻的上身完全祼露出来,正无力地呻唤着。”李劼人、艾芜笔下的“呻唤”,是“呻吟”的意思。四川方言里的chēnhuān,或应写作呻唤。

呻唤,是古词,普通话读作shēnhuàn。韩愈《双鸟诗》曾用到:“百舌旧饶声,从此恒低头。得病不呻唤,泯默至死休。”呻,即呻吟。《说文解字》释:呻,“吟也”;吟,“呻也”。《说文解字注》亦云:呻,“吟也”;吟,“呻也”。并进一步阐释:“呻者吟之舒,吟者呻之急。浑言则不別也。”唤,即叫唤、呼唤。《说文解字》“新附字”曰:“唤,呼也。”呻、吟在古汉语中都是“吟咏”的意思,合而为呻吟,依然是指吟咏。呻吟,本与人之因懊丧等而叹息、叹气,因病痛等而叫唤、呼唤,并无多大关联。但人之叹息、叫唤亦有抑扬、起伏、顿挫,颇似吟咏,因而引申出“病痛或哀伤所发出的声音”之义。

呻吟,是比较自我的,多不涉旁人,颇有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意味。呻唤则不然,是即呻吟,且叫唤、呼唤。不甘心于踽踽独行、孤独无依,既要把自己的“病痛或哀伤”通过呻吟表达出来,更要通过叫唤、呼唤引来亲者的重视、他者的围观。四川方言里的呻唤,显然要比正规汉语里的呻吟多一层意思,更有意蕴一些。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