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希胜

卢炳发
“我今年103岁了,中国共产党今年也100岁。衷心祝福我们伟大的党青春永驻!祝福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今年103岁、党龄84年的老党员卢炳发,不时用颤抖的双手触摸“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满眼泪光,眼神坚毅。
连日来,居住在我市大竹、渠县、万源、宣汉的卢炳发、杨能全、李庆益、陈良洪、陈希胜、许兴辉、何丕玉、王世礼、马大进、陈义根、王有述等十余位百岁老党员,与其他党龄达到50周年的老党员一道,收到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这份弥足珍贵的礼物。
与党同龄、与党同心、与党同行。一枚枚纪念章,是对老共产党员的最高礼赞和褒奖,是他们践行初心使命的有力见证,也是对所有共产党员的激励。
“党叫干啥就干啥”
“长征路上,青草是主粮,一口锅便是百宝囊。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枪听我的话,我听党的话!”老党员卢炳发是大竹最后一位在世的老红军,也是达州目前唯一健在的、曾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老红军。
6月29日下午,记者在大竹县路政家属院里见到了卢炳发。百年光阴在老人的脸上留下了太多历史的痕迹。1918年,卢炳发出生于渠县涌兴乡涌西村卢家湾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1933年,不到15岁的他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一名司号兵。1935年,卢炳发跟随红军征战大巴山,后经毛儿盖过草地,翻越夹金山和党岭山,三次过草地、两次翻雪山。1936年初,他所在的部队与中央红军胜利会师,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卢炳发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卢炳发先后参加了万源保卫战、陕甘宁保卫战、甘肃合水大风川开荒生产和河南禹州方山对日战斗。抗战胜利后,他先后参加了中原突围战、湖北保康兴山一带的战斗和筹粮工作,历任司号班(排)长、团电台指导员、连指导员、旅直机关党总支书记和旅侦通大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卢炳发被组织安排到大竹县公安局工作,先后在基层派出所、劳改股、秘书股、侦察股、预审股、看守所担任股长、所长等职务。
1981年4月,卢炳发光荣离休。如今虽然年事已高,卢炳发还是坚持深入机关、学校、企业、监狱、武警部队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激励青少年学生、干部群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坚定理想信念,为建设美好国家努力学习,多作贡献。
“前几天,我父亲单位上的工作人员,特地到家里来为他佩戴上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卢炳发的儿子卢长胜告诉记者,父亲的眼睛现已看不太清,戴上纪念章后,父亲小心翼翼地用饱经风霜的双手,仔细地摩挲着,眼里饱含热泪,嘴上还不自觉地念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永不叛党,永远跟党走……”
“父亲说,他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参加红军。我当初毅然决定参军,也是因为父亲。他知道后很是欣慰。”在父亲的无声影响下,卢长胜兄弟姊妹6人都加入了党组织,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父亲工作时,工作调动比较频繁,很少有时间顾及家人,但他毫无怨言,时常告诫我们‘党叫干啥就干啥’。”卢长胜说。
据了解,卢炳发先后获得过公安部颁发的一级金盾荣誉勋章,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以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不论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卢炳发矢志不渝地保持着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将青春和激情全部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生动地诠释了一名红军战士的无悔人生。
百岁老党员的歌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渠县105岁老党员陈希胜摩挲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眼含泪光地吟唱起了这饱含深情的旋律,歌声里充满了一位老党员对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仰。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首次向老党员们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全国约有710多万名老党员获颁纪念章。6月29日下午,渠县万寿镇党委副书记田文俊、磨盘村支部书记裴术斌,为陈希胜戴上了这枚“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看着鲜红的纪念章,陈希胜用饱经风霜的手轻轻抚摸,往事浮上心头。
1916年,陈希胜出生在原渠县万寿乡磨滩村。1955年,陈希胜担任原万寿公社五大队六队队长,同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生产队里第一个入党的人。
人民公社时期,陈希胜作为生产队队长,负责生产劳动事务。每次“过五月”收小麦、修建水利设施、集中整改农田,总能看到他戴着草帽带头忙碌的身影。他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为党爱民、尽忠职守的信念,把队里的工作当成自己的家务事操心。为了把队里的生产搞上去,陈希胜响应当时的国家政策,挨家挨户安排庄稼承包,草鞋不知磨破了多少双。在陈希胜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六队的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家家户户都能拿到充裕的工分,吃上热乎饭。
“有一次我们队玉米栽得好,产量高,还受到了表彰!”陈希胜骄傲地向记者讲述起这段难忘的经历,“当队长当到1978年,一共23年!”
“陈老心中一直惦念着党,始终对党忠诚,服从支部领导的工作安排,从不讲条件,是一位爱憎分明、实干能力非常强的好干部。”裴术斌介绍,前几年老人还能走远路,每次村上开展支部活动他都要参加,结合自身经历,与年轻党员同志们重温激情燃烧的岁月,讲述奋斗和奉献的故事,引导年轻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仰、勇敢斗争。
“2017年,陈老家的老房子被泥石流损坏,我们为其申请了危房改造,如今他由儿子、儿媳照顾。每年七一、国庆和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都会来探望慰问老人。老人还享受着每月600元的国家百岁高龄补贴。”据介绍,今年105岁的陈希胜,除了耳朵有些迟钝,身体一直很好。
当天,陈希胜显得十分激动,话语也比平时多,他反复念叨着“共产党好!共产党为人民”。
采访最后,陈希胜手捧纪念章,一字一顿地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与党同心。”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楚甲 蔡尧 田乙斯 实习生 王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