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百丈岩_(节选) 版次:12  作者:  2024年03月25日

峡谷既深且窄。一条小溪从峡谷深处流出,淙淙溪水如玉珠落盘般美妙。溪边道路古朴沧桑,依旧是凹陷的石径,间或是硬实的黄土,完全掩映在浓密的林荫中。若英在后面高声喊道:“依若哥哥,慢点!”

李依若勒马,回过头来问:“怎么了?”

“这么好的景致,不好生欣赏,岂不可惜?”

“哦,好景致有的是。”李依若勒马缓缓而行。

可惜,路窄不允许并驾齐驱,只有一前一后迤逦而行。若英欣喜地四下打望,忽闻“哗哗”声响,只见一道飞瀑挂于悬崖绝壁上,往下又隐于灌木之中,灌木之下可见大珠小珠齐落潭中。这样的飞瀑流泉不时可见,大如白绢,小如银链。

行至一开阔处,溪边有一草坪,李依若跳下马来,若英也跟着跳下。二人放马草坪,在溪边找一平整的大石头坐下。峡内的凉爽与峡外的暑热形成强烈的对比。李依若揽过若英。若英顺势扑在他的怀中,双臂趴在他的大腿上,歪头将脸庞枕于自己的小臂,静静地听着潺潺流水和婉转鸟啼。李依若温柔地抚摸着若英的头发,悄无声息地陪她遐想。

良久,李依若打破了宁静:“若英,你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要打马飞奔吗?”

“为什么?”若英反问。

“我是发思古之幽情。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我想体验一下当年的骑手在这条路上的艰辛。”

“哦?荔枝道经过这里?”若英对唐代荔枝道的事略知一二。

“对头,这个峡谷叫老林壕,前面经过九曲八折的欧家峡谷后,再往前就是巴中的岩口乡,峡随山转,幽深清静,俱是这样的林间小道。荔枝古道并非你想象的那样全是通衢大路。”

“想不到我们竟走在千年古道上,领略了伟大的爱情故事。”

“唐玄宗倒是伟大了,只是苦了黎民百姓。《天宝遗事》载:贵妃嗜荔枝,当时涪州致贡,以马递驰载,七日七夜至京。人马多毙于路,百姓苦之。”

若英想了想说道:“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成就了一条令后世之人无限遐想的千年古道,也算是给历史留下了一笔遗产。”

“还是我在县立中学读书的时候,两位老师来我们这里考察民歌,我才对此处的一些历史遗迹有了了解,这便留心起荔枝道来。后来到达县绥属联中读书,我到图书馆查阅了很多书籍和资料,才搞清了其中的来龙去脉。明《蜀中广记》对荔枝道线路有详载,基本路线为始于涪陵,经垫江、梁山、大竹、达县,过马渡关,往巴中岩口,经万源、通江,再入万源后,又经陕西镇巴县、西乡县子午镇,进入子午道,最后到达西安。明清时,荔枝道成为川陕客商的重要通衢,再度兴盛。《三省边防记》称之‘川陕要道’。”

峡谷中的一线天、幽谷泉、玄德掌、孔明扇等景致,也让若英赞叹不已。

转到风斗咀,李依若率先跳下马背,又把若英拉到峡口的绝壁下。两人当即感到一股凉风从竖着的一道石缝中徐徐吹出,吹来的风清爽至极,若英为此十分惊奇。李依若告诉她,这里自古以来,总是徐风不断,因而流传一首打油诗——风斗有大嘴,千年吹神风,不是说得好,硬是吹得凶。细细品味,写实的打油诗却也暗含对牛皮客的戏谑。看到若英不停变换角度贴近石缝欲一探究竟的样子,李依若说,其实,这没有什么神奇的,我想很有可能就是地下河流水所致。

走出峡口,他们跨上骏马,正要向前驰去时,从对面山坡上传来高亢的歌声。若英示意李依若停下。二人驻马倾听。

种田要种弯弯田,

一弯弯到妹房前。

早晚两次来看水,

先看妹儿再看田。

若英受到歌声的感染,无限深情地看着李依若。此时的李依若也是情不能已……

几天来,李依若带领若英游历了百丈岩、马渡关的山山水水,感知了这方土地无处不在的民歌。若英惊呼,好山好水,人杰地灵!地灵才有人杰呀!依若哥哥出自这个地方,那真是——生当作人杰!

李依若笑了:“你太夸张了啊!我们百丈岩是个好地方,但也不能说我就是人杰呀!”

(五)

□李雍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