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似乎是卖吃卖穿卖吆喝的地方,南宁的夜市似乎应该算是吃货的天堂,好吃嘴的福地。
在手机上搜索,南宁有十大夜市。坐出租车时,司机说南宁最有名气的夜市有三个,晚上都很火爆,又说平西夜市性价比高,是由南宁原糖厂职工们办的,老味道老小吃,很有特色,从凌晨四五点钟就有摊位摆出来,到夜里一两点都没有收摊,好像一整天都有人摆摊设点,有人光顾。我们为图方便又想赶时间,就在琅西夜市门口下了车。
夜市是南宁的老街,长不足一百米,中间是排成两队的摊位,两旁是商铺或者食店。灯火辉煌食材香,酸辣甜咸五味俱全。琅西小吃是南宁本土美食的发源地之一,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不少小吃代表着南宁的饮食文化,很多“老南宁”或者小年轻往往认准在这里吃到的才是正宗的南宁小吃。这里包揽各种老字号小店,独特手工艺的传统小吃,是老南宁的精华所在。老甘粉饺、黄阿婆粉虫、邕味美食、肥伯观音莲花糕、九记伦教糕、南宁假蒌饼等,都是琅西夜市的经典美食。还有桂林米粉、海南椰子鸡和龙虾、老潼关肉夹馍、武汉热干面、濮阳裹凉皮、钦州芳姐糖水、灌县老妈砂锅串串、东北铁锅炖……一看招牌就知道这是兼收并蓄,融外来美食与本地美食为一体,显示南宁人包容与博大的胸怀,还有胃口。
夜市里人头攒动,两人成双,三五成群,勾肩搭背;有人手上拎着桂林米粉,有人端着一小碗热干面,有人把一串白切鸡一坨一块丢进嘴里,有人啃着香瓜,有人吃着榴莲,有人拿着一袋切好的黄澄澄的菠萝……面食的淳朴,肉类的嚼头,水果的脆爽,榴莲的怪味道,在空气中组合、流动、蔓延,热气腾腾的人间烟火,让我口舌生津,忍不住暗暗地吞了几次口水。
同行友人看见海鲜就走不动路,说南宁与南海是邻居,鱼、虾、蟹、贝类丰富又好吃。在小海鲜摊位上,这个点大虾,那个要鲍鱼,还有喜欢沙虫的,过秤上磅,算了钱扫码付账,白灼大虾原汁原味,只在清水里煮了一会儿,摆在盘里端出来,吃一口,微微有点甜,鲜润可口,还有点脆生生的感觉,这样的虾,从前没有吃过,友人很内行地说,主要是食材新鲜。鲍鱼、沙虫、花贝、竹节虾用大火加辣椒酱油青花椒爆炒一回,有四川口味的麻辣,又有海鲜的特别,吃起来爽爽的安逸。只走了几步路,一家“山茶油豆腐”店吸人眼球,友人又去买了6元钱的油豆腐,一个一个四厘米见方的油豆腐泡在味道咸香的作料里,我们一人一个竹签子,用竹签子叉起油豆腐送进嘴里,油豆腐外焦里嫩,口感细腻,好吃,我一口气叉了三个吃进肚里。
南宁属于亚热带地区,日照足,雨水丰,水果多。在水果摊前,我们买了应季水果青芒果、菠萝、杨桃。菠萝切块,水分多,味道甜。青芒果切成了一朵花的形状,杨桃切片,摊主给我们用辣椒面、盐面拌上,说这是“拌水果”。孤陋寡闻的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拌水果”,看见芒果花、杨桃片上面点缀的红色辣椒面,皱着眉头撇着嘴尝了一点拌芒果一点拌杨桃,感觉辣与咸占据味蕾,并没有特别的好味道。女友曾在南宁住过一段时间,她对拌水果情有独钟,边吃边说,好吃,好吃。
吃着,笑着,说着,突然觉得脸上有几点凉意。哦,不经意间,下雨了。才感觉下雨,雨点雨丝雨柱突然密集起来,一条热闹的小吃街道,人们四散奔走,五颜六色的伞顶上了头。我与友人们站在街的边沿上避雨,裙摆裤脚很快被雨水浇湿。
街道边有屋檐,屋檐此时对雨水无可奈何,雨水毫不留情面地斜飞着直浇着打湿衣裤。屋檐后面店铺的青年老板走出来,让大家去他的店里避雨。人们急急地躲进了门,十几平方米的店铺里,一下子显得有点拥挤。
南宁的夜市,吃好喝足,有雨水助兴,有人邀请避雨,我叫一声:好!
□李淮(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