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鲁民(山东)
特别喜欢白居易的《对酒五首·其二》:“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诗写得豁达而洒脱,睿智而通透,洞悉世态,一语中的,我每读都有感悟,都有启迪。
蜗角典出《庄子集释》,传说有建立在蜗牛角上的国家,右角上的叫蛮氏,左角上的叫触氏,双方常为争地而战,动辄血流成河,伏尸数万。后以蜗角比喻微小之地。
人活一世,纵使再轰轰烈烈,叱咤风云,再惊天动地,海宽山阔,其实也不过是在那小小蜗牛角上一番折腾,所能生活的空间何其狭小,所能享用的资财何其有限。所以,芸芸众生,世间万物,还有什么好相争的呢?人生苦短,至长也不过百年,与永恒无垠的宇宙相比,就好比石头撞击时所碰撞出来的一点儿火光那么短暂,稍纵即逝,人这一辈子,不知不觉也就过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应珍惜宝贵人生,不虚时光,勿做无益之事,勿为无用之功,力求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充实而宁静。不论贫穷富贵,都应常怀一颗追求善良高尚的心,不必事事斤斤计较,而应当放开胸怀,容纳天地万物,保持心情愉快,做喜欢做的事,与喜欢的人在一起,才是人世间最从容智慧的处世之道。而那些为一些鸡毛蒜皮争得不亦乐乎,不懂得知足常乐,总为一些蝇头小利闹心者,才是不明事理的糊涂人。
白居易在《不如来饮酒七首》又说:“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司马迁在《史记》里也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放眼古今中外,那些辛辛苦苦挣来的亿万家产,你死我活争来的大权高位,勾心斗角明争暗夺得到的浮名,其实都不过是鸡虫得失,蜗角上的一根牛毛。很多人却为此苦苦争了一辈子,从满头青丝争到两鬓斑白,想想也是挺可悲的。
苏轼与白居易也有同感,在《满庭芳》里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为了一点蜗角微利、虚名,犯得着那么忙吗?一辈子很短暂,哗哗啦啦就过去了,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干,要努力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以求青春无悔。而且,人生在世,所需十分有限,“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那些强取豪夺,拼死拼活争来的东西,绝大多数都用不上,反倒成了名缰利锁、人生羁绊,确实是很愚蠢的行为。还不如淡泊名利,看轻身外之物,或可参看《菜根谭》的高见:“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既然如此,不妨听听黄庭坚在《喜太守毕朝散致政》里的劝诫:“功名富贵两蜗角,险阻艰难一酒杯。百体观来身是幻,万夫争处首先回。”人生在世,有时候就要在“万夫争处”急流勇退,这需要有超常智慧、宽阔襟怀,还要有过人见识。春秋范蠡,西汉张良,东汉严子陵,东晋陶渊明,皆是此类高人,也都得了善果。还有晋人张翰,见秋风起,生出思乡之情,想念老家的菰菜、莼羹、鲈鱼,毅然退出你争我斗的官场,回归故里,既享受了天伦之乐,又避免了受后来八王之乱的连累。
不屑于蜗角之争,小视蜗角微利,既是人生智慧,也是经验总结,若能参透此论,践而行之,不敢保你升官发财,大富大贵,起码可换来个怡然自得,心平气和。
当然,不屑于蜗角之争,多半是高人雅致,得具有一定条件才能做到。就像白居易,身居高位,俸禄不薄,自然可以作清高状。而一个家无隔夜粮的措大,不争就要饿肚子,那就先不要来凑这个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