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斗鸡!人呢? 版次:06  作者:  2024年07月16日

周末几位同学聚会,谈得最兴高采烈的是当年的斗鸡,因为故事多。

这里说的斗鸡,并非两只凶猛的雄鸡之间的打斗,而是流行于民间的儿童游戏。参与者须单腿独立,另一条腿在手的作用下,盘曲于胯前成三角形,蹦跳着用膝盖去攻击对方,倒地或盘曲的脚脱手即被判负。

我最初参与斗鸡,是在读初一的时候。不知是谁带入了这种游戏,班上的男同学纷纷参与。先是捉对单斗,一群人围观看热闹,大呼小叫,鼓动斗鸡者狠斗,胜者会受到热捧,输者则垂头丧气。或许是单斗不过瘾吧,迅速发展到组队群斗,由两名同学出面轮流选人组队。

斗鸡的运动量较大,力量是基础。个子高大壮实的同学,一般会采取简单粗暴的力量及体重优势进行压制。在冲锋时,通过远距离快速冲刺,借力高高跃起,以泰山压顶之势将膝盖撞向对方胸部,撞得对方人仰马翻;或猛压对方膝部,凭借蛮力挤压逼迫对方脱手。

力量并非能完全决定胜负,技巧在其中也要起关键性作用。有个子矮小的同学专门研习了对付高大个子的办法,充分利用自身速度快和动作敏捷的优势,针对高大个子平衡力和协调性差的弱点,与对方比耐力,攻其要害。

贾同学就是这方面的高手。面对气势汹汹冲过来的高大个子,他使用诱敌深入的招数,故意放低膝盖以逸待劳。当对方高高跃起将膝盖落下时,他集中力量猛抬膝尖攻击,又急又快,以四两拨千斤,挑得对方跌落在地。他有时还采取以静制动的方式,在对方猛扑过来时,佯装不动,掌握恰到好处的时机,突然快速躲闪,让对手刹不住车,“扑通”一声摔倒地。

有位个子矮小的刘同学,特别能跑、能躲,大家借用《水浒》人物给他取了个诨名“刘太保”。他采取缠斗战术,对方扑来就躲开,不来就逗惹,开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灵活机动的游击战。一则保存实力,拖延时间等待救兵;再则伺机反击,用灵敏对抗笨拙,看准破绽撞击对方大腿负痛部分,撞得对手酸痛软麻难忍。气得高大个子哇哇乱叫:“有本事你莫跑!”“有本事你来追呀!”刘同学不急不躁,仍是用激将法。

像一阵风一样,斗鸡迅速成为初中部各年级最普及的娱乐活动,课间休息小斗,放学之后大斗。至于风行的原因,说来令人难以相信,一所大山深处的县域最高学府,当年也没几件体育器材。土泥篮球场,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砖头作网架的水泥乒乓球台就几张,抢不过高中部的哥哥姐姐,唯一的标准乒乓球台长年铁将军把门。斗鸡游戏性强,可以随时随地拉开架势,且具有一定的个人英雄主义和强烈的男子汉气概。

斗鸡玩得最风生水起的时候,是派人去与其他班级联系,约定时间、地点,成班级的团队斗鸡,那才叫热闹呀。精神旺盛的两个班的四五十名男同学,在学校操场中间,距离一二十米开外排列对阵,个个金鸡独立,战前不安分地蹦来蹦去,像打了鸡血般亢奋。

随着双方领头人异口同声一声高呼:“全体都有,冲啊!”刹那间,人人像撒欢的野马,催动单腿,乌泱泱一片涌向对方,好似两股潮水汇合。尘土飞扬,叫喊声响成一片,令人血脉偾张。

斗到激烈时,两个班的女生也来了,开始三三两两,碍口识羞,犹抱琵琶半遮面。后来,全部女生到位,自觉当起各自班的啦啦队,随着移动的战队奔跑,扯起嗓门呐喊助威,整齐划一高呼“加油”,沸反盈天。被判负退出战斗的,神情沮丧;仍在场上混战的,像打了兴奋剂般,雄性激素完全被激活,红着眼拼力捉对死磕。

斗鸡不光是游戏,还是传统体育项目呢。但凡体育运动,就会有一定的危险和伤害。有的受伤时痛呼大哭,但骂几句粗话瞪几眼狠眼,挺不过几节课的时间,又忍不住笑笑嘻嘻地加入到战团中来,脑里心里干净得装不下记恨记仇的字眼。

在斗鸡中,我曾导致一名同学的腿摔骨折了。我很害怕,懊恼不已,吓得不敢去学校。同学母亲从乡里赶来,父亲带着我前去处理。见了面,父亲陪着我道歉。

同学母亲爽快地说:“又不是故意的,小孩子家家的玩出是非,没得啥子。”说完,侧头看着还睡在床上的同学,余光瞄着我,笑嗔道:“莫哼哼唧唧的嘛,没屁巴用,等有本事了,把他也斗趴起。”那眼神满是慈爱。

不知不觉间,午夜的城市已经是灯火阑珊。虽然谈兴正浓,但是年过半百的同学,或为人夫人父,或为人妻人母,各有家事,各回各家。如一场盛宴散尽,场子里空空如也。

斗鸡!人呢?

□冯浪涛(重庆)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