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老家的古树林 版次:08  作者:  2025年04月10日

前不久的一个晚上,老家院子隔房的幺爸在微信里对我说:“达州新闻在播万源对古树重新挂牌,那我们老家那些柏树、青冈树也应该挂牌保护了嘛。”当时没特别在意,就未及时回信息。第二天中午,他在微信里再次提醒我:“正在重播古树挂牌的报道,你可否看一下?”

幺爸已近八十岁,全家搬离老家院子外出创业已三十多年,现定居达州。他一次次地提醒我,是认为我一直从事林业工作,而且和他一样,对老家院子那几棵古树甚是牵挂。

于是,我决定抽时间陪幺爸为这些古树专程回老家一趟。

我老家在万源市罗文镇青山环抱的马蹄坝村。一处老式的四合院子坐落在大山下的山坳里,依山傍岭,竹木掩映,环境清幽;肥田沃地、柴水方便的地势条件,是院子人家得天独厚的衣食之源;老屋前面古柏参天,藏风聚气,收藏鸟语和天籁,更是大院吉祥的象征。

走进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高大粗壮、郁郁葱葱的古树林。其中古柏树居多,最引人注目的是坎上院子边那棵大柏树,主干胸径大约有三米五,树高六十多米,树龄估计近千年。最奇特的是,古柏在主干四米多的地方,分发出五根大枝丫,如擎天之柱,气势磅礴,浓密的枝叶遮挡着大半边院子,老家人称其为同胞五兄弟。凡是来过院子的客人和十里八村过往的行人,看到这棵古柏树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啧啧赞叹:“好大一棵树哟!”

二十多年前,我们家是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每年回老家过年,父亲都会讲述古柏树的故事。

据说侯氏先祖最早居住此地时,就栽下了这棵大柏树,柏树盎然生长,家族人丁兴旺、家道昌盛。后人不仅保护好大柏树,还一代接一代地在旁边栽了很多的柏树。年复一年,大柏树分发成五根大枝丫,侯氏家族也繁衍成五大房人。五根枝丫象征着五大房族人,那时候觉得是一种迷信思想,现在想来,这些故事也蕴含着“天人合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理念。

大柏树坎下的林子里有一口古水井,井水清冽充沛,冬暖夏凉,供院子十多户的人畜饮用。这一片风景林也是雀鸟的家园,数量最多的是谷麻雀,胆子也最大,它们常常邀约着飞到院坝里来偷吃晾晒的粮食。记得那时还健在的祖母,经常搬个小板凳坐在门口的台阶上,敲打着“竹响壳”,发出“嗑嗑”的声响,吓跑飞进晒席、簸盖的麻雀。

小车向着老家的方向行驶。晴空下,起伏的群山、黄绿交融的田野,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从车窗外掠过。一路上,幺爸讲起了老家风景林经历的风雨。

20世纪50年代末期,风景林中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柏树有三十多棵。1959年,万源县在豆坪寺修建钢铁厂,当时厂里来了十多名工人,选中老家古树林的两棵粗壮笔直的大柏树,作为工厂大礼堂的横梁,他们花了十多天时间才把伐倒的古柏树整理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因自然灾害和人为砍伐又损失了六棵古柏树。20世纪70年代后期,尿素等化肥十分紧缺,生产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用木料与某单位交易换取化肥,又先后砍伐了六棵古柏树。20世纪80年代,由于天旱,干枯了一棵柏树和一棵檬子树。20世纪90年代初,老家为了修院子通往村道的一段支路,大家又将两棵大柏树卖给了木材商。老家的古树就这样前前后后一共损失了二十多棵。2004年,院子里一个小孩玩火不慎引起火灾,将院中房屋烧毁近半,乡亲引以为豪的那棵千年古柏,有两个支干被烧焦,昔日风采不再。仅仅几十年时间,祖祖辈辈多年苦心呵护的这片古树林,就在我们这一代被破坏,真是让人痛心不已!

将近中午,小车驶进村口经过古树林直接开到了院坝,刚从地里栽苞谷苗回来的幺妈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喝茶。阳光浮漾在静静的院落,鸟鸣声在林子里此起彼伏。那棵被烧伤的千年古柏以顽强的生命力焕发出新的生机,傲然葱郁地矗立在院子边上,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智者,默默地守护着大院。

院子里的三叔已经八十六岁了,还精神矍铄地陪伴我们到林子里转悠。三叔回忆说:“我幼年时,家中女祖祖已是九十高龄,她说她二十来岁嫁到这个院子,这棵大柏树就是这个样子,六十多年过去了,还是这个样子。”我们可以想象柏树生长的缓慢和这棵大柏树的古老。幺爸也说:“我看过剑阁柏林,除了几棵特别粗壮的柏树能和老家这棵大柏树不分伯仲外,大多数都不如老家大柏树高大挺拔、分支众多、枝叶繁茂。”

我数了数,风景林中除了三棵青冈树,还有六棵柏树。

我曾经在西藏林芝地区八一镇,看到过高达50米,胸径有14.8米,据称是世界上最大的柏树,也在陕西黄帝陵看到过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的最古老的柏树。老家这棵古柏自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它生长在老家院落旁,与烟火相伴,鸡犬相闻,千百年来,顶霜傲雪,顽强屹立于风雨中,见证着人间沧桑世事变迁,承载着院子无数代人的记忆。我凝望着古柏树,多年前我们每次离家时的画面在脑海里浮现:祖母、母亲和隔房的婶娘们站在这棵古柏树下和我们依依话别。特别是祖母,我们已经走出村口的风景林,还见她弯着腰、拄着拐杖站立在那里,久久地目送着我们……

山风吹拂,一丛丛慈竹轻轻地摇曳,阳光透过柏树的树冠洒下斑驳的光影。大家在林下走着,议论着,感觉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是一种融入和回归,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和美。我用手机频频地拍摄记录,这葱茏的绿色,乡亲对古树那种敬畏和保护的态度,让人感动不已。

老家堂屋大门的门楣上,悬挂着一块题有“柏佑侯庭”的匾额,祈望大院古柏庇佑家族吉祥、福泽子孙,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生如树,树生即人”,我想,这些古老的柏树同样需要人类的庇护,对它们的保护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自‌2025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国家“古树名木”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希望老家所有的古树,在万源市新一轮的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中一一登记、建档和挂牌,得到精准化的保护,让大自然的馈赠,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财富,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王思贤(四川)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