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货架上,整齐摆放的各种中式养生水。

红豆薏米水。
深夜十一点的办公室里,小刘敲击键盘的声响此起彼伏。完成方案数据核对后,他重重地呼出一口气,直起腰扭了一下脖子,颈椎发出细微的咔咔声。看着办公桌上被散乱文件掩着的红豆薏米水,他抓起一瓶用力拧开,浓郁的谷物与红豆香气瞬间弥漫开来,随着喉结剧烈起伏,瓶子里的水位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中式养生水异军突起
“最近浑身发沉,中医说熬夜伤气血、湿气重,听说喝这个有帮助,买了几瓶尝试一下,就当求个心理安慰。”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小刘趁空刷了一会手机。
达城西外春兰路的世纪隆超市,货架上显眼位置整齐摆放着各式各样的中式养生水,与传统的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奶茶等饮品形成鲜明对比。
从经典的红豆薏米水,到红枣枸杞水、陈皮柑桔水、枇杷雪梨水、竹蔗茅根水,再到融入了黄芪、五指毛桃等特色食材的养生水,颜色花花绿绿、种类丰富多样。这些养生水不仅包装精美,还在瓶身显著位置标注了“0糖0脂0卡”“健康养生”“配料干净”“草本慢熬”等字样,或是在宣传语上提出“药食同源”等说法,吸引着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者。
“这款含有红枣、枸杞、山楂、红米、红小豆的饮料,把传统配方里的红皮花生和红糖换成了山楂和红米。”货架前,吴女士拿起一瓶“焕方五红饮”,“我在‘小红书’上面了解过,改良后的‘焕方五红饮’适合久坐不动、脸色暗沉的打工人,以及吃补品容易上火那种‘虚不受补’体质和三伏天祛湿的人群。”
如今,不少像小刘和吴女士一样的年轻人,开始告别碳酸饮料和奶茶。从各大商超到社区周边的便利店,一种以“药食同源”为卖点的中式养生水悄然兴起,这种融合了传统中医养生理念与现代饮品需求的新兴饮料,逐渐抢占传统饮料的消费市场,成为年轻人的新宠。
“最近这几个月,中式养生水的销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不少年轻人都是几瓶几瓶地买。像红豆薏米水,一周能卖出近百瓶,以前可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一家连锁便利店的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有的养生水宣传有祛湿功效,而且配料表很干净,味道还不错。
契合年轻人需求
“药食同源”理念在我国由来已久,从古代典籍《黄帝内经》到医药巨著《本草纲目》,历代医学专家对食物药用价值进行了系统研究,构建起完备的理论与实践体系。现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各地中药饮片标准,进一步明确列举了“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其中,红豆、薏米、枸杞、红枣等传统食物不仅是日常食材更兼具利水消肿、补中益气等养生功效,成为传统养生食补的重要原料。
如今,中式养生水在年轻群体中受追捧,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位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营养师表示,首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年轻人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渴望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种简单便捷的养生方式。中式养生水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通过饮用养生水,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养生保健的目的;其次,“药食同源”理念的广泛传播,也为中式养生水的走红奠定了认知基础。人们对传统中药材的养生功效有着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同感。红豆、薏米、枸杞、红枣等食材,凭借其天然、健康的属性,备受消费者认可。将这些食材融入饮品,使年轻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收获养生益处,这种“一举两得”的消费体验,极大提升了养生水的吸引力。
社交媒体的传播,对中式养生水的流行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抖音、小红书等热门社交平台上,关于中式养生水的产品推荐、功效评测、自制教程等内容层出不穷。不少年轻人通过这些平台了解到养生水的功效和饮用方法,进而被吸引尝试购买。他们表示,看到身边的朋友都在喝养生水,自己也忍不住跟风尝试。
“最开始是刷抖音看到过中式养生水的广告,后来在‘小红书’上也经常刷到。那些视频里,博主们一边分享着熬夜加班后喝养生水的‘回血’体验,一边展示着养生水透亮的色泽和精致的包装,看着特别诱人。”小刘说,这些图文并茂的内容,逐渐勾起了他的好奇心,抱着尝试的心态,下单购买了一款热门养生水,从此加入了中式养生水的消费大军。
此外,中式养生水的口感和包装也迎合了年轻人的喜好。区别于传统中药的苦涩,现代工艺制作的养生水口感清爽甘甜,更容易被年轻人接受。同时,其简洁时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包装设计,也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成为他们拍照分享的流量密码,进一步助推了产品的流行。
饮料市场格局生变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趋势兴起,饮料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在政策引导和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的双重驱动下,市场需求从单纯的口感满足,转向更注重健康属性的产品选择。
“减糖政策的持续推进,让消费者对糖分摄入更加敏感。零添加、低糖、无糖成为选购饮料的重要标准,从而推动无糖饮料市场快速扩容。”从业十余年的饮料经销商老张认为,随着《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落地,消费者对传统中医养生理念的接受度显著提升。饮料行业顺势从“减糖”的“减法”思维,转向“养生”的“加法”创新,以“药食同源”为核心的中式养生饮料应运而生。
这一趋势的直接体现,便是中式养生水的异军突起。在达城市场,传统饮料格局正在重塑: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等传统品类销量出现明显下滑。走访多家超市发现,碳酸饮料货架面积普遍缩减20%—30%,而养生水专区则不断扩容,部分门店甚至开辟独立陈列区域。
老张对此感受颇深:“以前旺季时,碳酸饮料和果汁能占到销售额的70%,现在年轻人更愿意尝试养生水。去年开始,我们代理的养生水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一倍,而传统饮料品类整体下滑近10%。”
面对市场变化,传统饮料品牌加速转型,部分品牌推出添加草本成分的创新产品,试图在养生饮品赛道抢占份额。老张指出,这种从“口感导向”到“健康导向”的转变,或将成为未来饮料市场的长期发展趋势。
尽管中式养生水在达城市场发展势头迅猛,但行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隐忧。老张表示,“目前中式养生水市场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另外,市场上的养生水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许多品牌的养生水配方相似,缺乏创新,主要靠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这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此外,一些消费者对养生水的功效存在过度追捧。他们认为只要喝养生水,就能解决所有健康问题,从而忽视了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其他重要的养生方式。值得注意的是,中式养生水虽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需理性对待。
在未来,中式养生水能否在达城市场持续火爆,成为饮料行业的新主导?传统饮料品牌又将如何应对这场市场变革?让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 郝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