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达川管村庞氏源流及播迁 □谯继(四川) 版次:08  作者:  2025年07月03日

达州庞氏,元末由楚入蜀南充,明天顺年间迁徙至达县管村等地。五百多年来,已繁衍22代,10万余众,人口分布于省内外。

达川管村庞氏脉源

姬高,周文王姬昌第十五子,武王姬发的异母弟弟。因助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功劳显赫,位于公爵,封于毕国(今陕西咸阳西北),史称毕高,尊称毕公高。《通志·氏族略》云:庞氏,姬姓,周文王子毕公高之后,其支庶封于庞乡,因以为氏。毕公,墓葬陕西咸阳周陵镇。

据达州的庞佑忠先生提供的达川管村《庞氏宗谱》记载:庞氏元祖毕公高之后封于庞(今陕西兴平),以郡取姓,故姓氏由此产生。后来,一支移于浙江省姚江。北宋时,祖讳庞陞自姚江迁湖北麻城为官,官至尚书。时至元朝,祖号宁十三公讳庞瑞,与其弟庞荣、庞珪,各为官,落业湖广武昌府崇阳县。元末,庞荣公选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副府。卸职后,遂落业果州城西西罗垭。

明永乐二年(1404年),庞荣公曾孙庞壎,殿考进士。历膺繁难,节封太仆寺正卿。子瑜公与珣公,明代举人,泽福后裔。瑜公生三子,曰“三祯公”(普祯公、启祯公、显祯公)。明景泰天顺年间,天下遂乱,果城兵变。瑜祖带着普祯、启祯、显祯兄弟三人,携家远徙避难,西迁谋生创业。普祯公一行至达州铁山西翠屏乡管村打鼓寨下凉水坪,累了井边憩息,以碗喝水解渴。行至清河垭,方想起碗未收。遂速速返回,发现放在井边的碗还在。顿悟:遗碗于此,乃天意之落业地也。于是在此安家,普祯祖时年31岁。后将打鼓寨改为庞成寨,寨下分庞家上、中、下三营。据族谱记载,普祯祖落业后,在离水井百余步处入林伐樵。行至深处,发现瓦房一座。杂草丛生,藤蔓环抱,无人踪至,借此遮风避雨。几年后,先后娶罗氏、冯氏、贾氏,40岁生长子庞敬,44岁又生次子庞清。五百多年来,累竖墓志。普祯祖第五代孙有男丁十三,“山”字为派,即后称“十三山”。普祯祖后裔,分别以十三大房分支发祥,眉目分明。普祯祖殁后,葬于原达县赵固乡磨滩河鹅项颈。

明景泰天顺年间,启祯、显祯二祖,分别入籍太平(今万源)龙潭河凤凰嘴和东乡(今宣汉),定居数载,人丁日增,显祯祖于成化年间入籍城口县庙坝河繁衍(今重庆城口),殁后葬于庙坝河杉木岭。“三祯”公后裔,至今已繁衍22代,10万余众。遍布秦巴川陕,人兴业旺。古诗赞曰:西蜀荣公肇果城,深仁厚泽振家声。派繁绥定夸麟角,庆衍达州燕鹿鸣。绵渺孝思敦一脉,辉煌作述接三祯。浙江遗迹龙潭古,长发其祥复始平。

秦巴地区庞氏家族分布于四川境内达州达川、通川、大竹、宣汉、万源,重庆城口以及陕西镇巴、西乡、城谷、紫阳、平利、神木、石泉等地,星居散落,人丁兴旺,其中达州地区一万余人。

庞氏入川始祖及后裔

元末,庞荣公由楚入蜀,任果州(又名顺庆,今南充)副府。其曾孙庞壎,自幼聪明过人,好读诗书,品德端正,乐于为民谋利。于明代洪武末年(1398年)乡试举人,癸未年(即永乐元年)三月参加礼部在京城贡院举行的殿试,获“贡士”学位。永乐二年(1404年),壎祖诗书登金榜,殿考进士。

庞壎公,初任河南开封府城州商水县知县。再又升应天府江宁县为官一任。两月后得皇恩,历膺繁难,节封太仆寺正卿。

壎公先后娶李氏、王氏夫人,幽闲淑慎,共育九男并二女,遍及巴蜀。

李氏育有:长子珙,娶王氏,发派保宁府、阆中县、广元县。次子玠,张氏,发派龙安府、江油县庞家场。三子琛,陈氏,发派成都府、嘉定县。四子琳,周氏,发派涪州(今重庆涪陵)、合州(今重庆合川)。

王氏育有:五子瑜,明举人,孙氏,发派东乡(今宣汉)、太平(今万源)、城口(今重庆城口)。即衍庞氏“三祯”后裔。六子璟,王氏,发派顺庆府、南充县、西充县。七子琒,孙氏,发派梓潼、剑州(今剑阁)。八子珣,明举人,程氏,发派射洪县、蓬溪县。九子瑗,唐氏,发派潼川府、中江县。

由于年代久远,沧海桑田,一部分后裔,分别迁至陕西镇巴、甘肃文县、湖北襄阳、川内雅安、木阁庙、绵竹等地繁衍生息,散居川、渝、陕、秦巴乃至全国各地。壎公子瑜与珣,均登贤书,乡试同获举人。壎公殁后,葬于果城城西西罗垭。壎公墓,前临朱家滩河,与对岸舞凤山相望。

达州庞氏可谓人才辈出,如庞之举:清进士(万源龙潭河);庞溃先:清国学(万源青花溪);庞纪龙:清武生(宣汉上黄坝);庞宁:清国学(宣汉沿山);庞武汉:民国庠生(达县管村);庞经河:大清贡生(达县管村);庞宗道:明举人(达县管村);庞龙现:明举人(大竹烟敦场);庞如麟:明举人(大竹烟敦场);庞应凤:顺治举人(达县青河垭);庞景羲:顺治进士(达县庞家营);庞晋:明庠生(大竹烟敦场);庞珩:明庠生(达县桥湾)。现当代则有庞中华:达县管村镇人,中国当代著名硬笔书法家;庞佑中:女,达县双庙人。194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先后在《浙江日报》《光明日报》工作,担任高级记者。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