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川渝方言中的“格” 版次:09  作者:  2025年07月07日

小餐馆,食客满座。两人跨进门,一人叫道:“给我来两个格格!”倘若在座的有外地食客,恐怕会吓一大跳:“格格?”不是那些清宫戏中对满族公主和皇族女儿的称呼吗?正惊异间,只听得服务员问:“要哪样格格?”那人答:“一个羊肉,一个排骨!再打半斤酒,来一盘花生米!”马上,服务员就端上热气腾腾的小蒸笼。随即,酒和花生米也端上桌。

哦!这下明白了,原来,这里所说的“格格”是指餐馆一种装菜品的小蒸笼。大概是因为这种小蒸笼都是重叠十来个放在锅里蒸,一个就叫一格,所以,在川东和重庆一些地域,这种小蒸笼都被叫成“格格”。那“格格”里,装着的菜品除了牛肉、羊肉,还有猪身上的五花肉、排骨、肥肠等,将其切成片剁成块,用和有香料的粗米粉拌好,蒸出来鲜香软糯,好吃得很。“格格”多是竹制,也有用白铁皮做成的。

在把小蒸笼说成“格格”的地区,还流行着一个特别生动而又风趣的歇后语:癞疙宝(癞蛤蟆)爬蒸笼——不是玩格,是受气。这歇后语中的“玩格”,字面上的意思是在“格格”上爬着玩,可那蒸笼是有蒸汽的,癞疙宝若爬上去玩,肯定会被蒸汽所烫,那不是风风光光地享受,而是遭罪。若外地人要充分理解这个歇后语,只有懂得“玩格”这个方言词,才能准确理解其背后的意思。

川渝方言中,“格”可以单用,一般指人的品质、格调、风格,如:“老赵学历高,有能力,不论是衣着穿戴,还是风度气质,都与众不同,显得好有格哟!”有时候,“格”又是指级别、规格之类意思,如:“你只是走那个单位了解情况,你怪人家没到大门外迎接你?那你是想得美,因为你还没得那个格!”而很多时候,“格”都是与其他字组成双音节词语,各自表达不同的意思。当然,这些意思都是根据“格”字的基本意义转化、引申而来。

承接上面的歇后语说说“玩格”。这个“玩”,一般是“享受”的意思,还暗含“显摆”的意味;玩的“格”就是格调,就是资格,就是排场,等等。“玩格”这种享受还特别指超出一般的,比如讲排场、赶时髦、追潮流、耍稀奇之类。

改革开放前,缺吃少穿、穷得叮当响的张老二最喜欢说:“有朝一日时来运转,我也要玩格,七件衣裳重起穿,天天吃肉当过年!”看来,确实是当年的贫穷限制了想象,张老二的梦想如今早已变成了现实。

三月份花桥镇搞菜花节,有人坐上专为游客服务的直升飞机,升到半空中观赏油菜花,结果一下来就吐得一塌糊涂。就有人说他:“好难得坐一回直升飞机哟,你硬是玩不来格呀!”

使用、享受一些洋气的、时髦的玩意儿,我们方言说成“玩洋格”。儿子把换下来的苹果手机给父亲用,一贯使用老人机的父亲接过来摆弄了好一阵,忙还给儿子,说:“哎呀,太麻烦了!我玩不来你这洋格,算了算了,还给你!”

在我们方言中与“玩格”相对的就是“失格”。规范语言中有“出格”一词,意思一般是指超出常规、超出范围、不合常理等。而我们平常虽也在用“出格”一词,但口语中常常说到的却是“失格”这个词。在这里,“失”当然是失去,“格”的基本意思一般也是指规矩、常理之类。然而,在各种不同的话语中,“失格”一词说出来,有时是“出格”的意思,但很多时候却又蕴含其他多种意思。

小何考上了大学,独自到外地读书。临行前父亲将学费、生活费交给他,叮嘱说:“放稳当些哟,千万莫失格哈!”父亲说的“失格”是指出意外,遗失钱物。

幺莽子爱喝烂酒,经常喝醉了就惹是生非。就有人说他:“你喝不得嘛就莫喝那么多嘛!喝醉了就失格,把人都得罪完了。”这里的“失格”是指做了错事,闯了祸。

孙兵赶场,看到路边几个人在玩“囥碗猜子”的游戏,他见有人赢了钱,也想上去玩。但多看了几盘,看出了点门道,赶忙走开了。他对朋友说:“我今天差点失个格!后头看出来那是骗人的,才没上当。”这里的“失格”是上当受骗、遭受损失的意思。

卢山在外面一贯绷面子,又最喜欢冲壳子,点儿都不懂的事也要夸夸其谈。一天坐茶馆,他又在乱吹,哪晓得在座恰恰有一个内行,当即就指出他哪些话是“开黄腔”,搞得他脸红筋胀的。一下来就有人对他说:“你晓不得嘛就莫乱冲壳子嘛,这哈失了格,看你脸往哪里搁?”这里的“失格”是指出了错,丢了脸面,失了面子。

普通话和我们方言都有“格外”一词。在普通话中往往作副词,表示某事物超出了通常的标准或预期,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动词,如:“这件衣服格外漂亮!”“我今天得了个一等奖,格外开心!”而在我们方言中,“格外”的这种用法也常有,但还有其他意思、其他用法。

“哎哟!你莫格外嘛!帮了你点小忙,你哪用得着这么客气地表示感谢呢?”这里的“格外”是普通话“见外”的意思。

两个小娃娃比赛谁跑得快,结果,跑输了的一个不服气:“不算不算!你抢跑了的,格外来格外来!我一定要赢你!”这里的“格外”是“另外,重新,再来一次”的意思。

带“格”字的方言词还有一个时常有人说,那就是“等格”。“吃东西要有个等格噻,哪个像你这样哈起吃嘛?这下晓得肚子胀得痛了嘛。”“虽说走路可以锻炼身体,但也要有个等格,适可而止,不能毛起走噻!你年龄也不小了,一天还走两三万步,哪们不伤到膝关节嘛?”“他那个人,当了点官就四处敛财,又没得等格,贪心得很,吃饱了晓不得放碗,这哈进了班房,才晓得遭了嘛!”这些例子中的“等格”,都是标准、限度的意思。的确,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无论在哪方面,都应该有“等格”,不能无标准、无限度地贪得无厌,突破了底线,最终吃亏的是自己。

□夏孟珏(四川)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