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车厢铁皮摸上去能烫掉皮 他们每天要解编200余列货车 版次:02  作者:  2025年08月06日

王博正在摘接自动软管。(受访者供图)

“一节货车有40余节,一列货车从排风、解体、编组、连接差不多一个半小时。”8月4日下午,达州火车站股道间,30岁的列车连接员王博抹了把脸上的汗,黄色工作服后背早已印出大片盐渍。在户外温度超40℃、铁轨间温度近60℃的盛夏,他和同事每天要完成200余列货物列车的解编调车任务,用脚步丈量着车站的繁忙。

车厢铁皮摸上去能烫掉皮

长袖长裤工装成“护身服”

清晨的阳光刚透过达州车务段运转车间,王博已穿戴好长袖长裤的工作服。“这制服看着厚,却是防烫防晒的‘护身服’。”他拍拍袖口,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作为连接员,排风、解体、连接、编组是他的核心任务,“每一步都关键,比如‘排风’就是对每节车厢解除制动,若排风不彻底,列车在上坡行进中容易停止,带来安全隐患。”

达州火车站轨道纵横交错,襄渝线、达成线和达万线在此交会。王博每天要在编组场股道间往返穿梭,微信步数常年保持在3万步以上,爬上爬下列车超过20次。“你看这车厢铁皮,现在摸上去能烫掉一层皮。”他指着一节车厢,金属表面在阳光下泛着刺眼的光,“40多节车厢连接前,必须仔细检查车钩是否挂妥,一点马虎不得。”

常备藿香正气液和淡盐水

“这些是保命的东西”

正午时分,两趟列车之间的空隙成了“桑拿房”。“人就像被塞进蒸笼,热浪裹着铁轨的热气直往毛孔里钻。”王博摘下安全帽,头发已湿透成绺,“汗水流进眼睛是常事,蹭把脸接着干,习惯了。”他每天要喝掉5升水,口袋里还揣着藿香正气液和淡盐水,“大量流汗会带走盐分,这些是保命的东西。”

即便单位调整了作业时间,避开中午最高温时段,遇到紧急任务仍需顶烈日作业。“有次赶编组计划,在股道间连续待了3小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最后能抖出白花花的盐粒。”王博笑着说,防护服上的“汗渍地图”,是高温留下的勋章。

“干这行8年了,刚开始也觉得难,但适应后就停不下来了。”王博坦言,轮班制里的两个夜班最熬人,“晚上凉快些,但得熬住困意,每次夜班前必须睡够,不然精力跟不上。”让他坚持下来的,是列车安全出发时的成就感。“看着自己连挂的列车驶向全国各地,就觉得值。”

高温天里,家人的叮嘱是他的牵挂。“爱人每天都提醒我注意防暑,我也时刻记着按标作业。”王博说,零事故、零失误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这份职业的承诺。

夕阳西下,王博望着远去的列车,慢慢走向休息室。铁轨的余温还在空气中弥漫,而他的身影,已融入了编组场的夜色里。

□见习记者 王刚

蜀ICP备06015679号 公安备案号:5130000101 川新备07-1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