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10 作者:2018年07月20日
近日发生的泰国旅游沉船事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也为广大热爱旅游的市民敲响警钟。夏季,作为出游安全事故多发期,随着雨水增多,不少景点极易引发洪涝、垮塌、泥石流等灾害,临河滨海更是容易出现涨水、暴风雨等危险。当市民选择夏季出游避暑、开心玩耍的同时,如何规避风险,确保人身安全,做到平安出行,这个问题不容小觑。记者就出行安全问题咨询了市旅游局、多家旅行社,甚至是有多年带团经验的旅游达人,他们对此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说走就走的旅行存安全隐患
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90后,比较崇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其实这种冲动性出行,看似浪漫,实则随意性大,旅行安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市民小王在一家公司做销售,平时工作很忙,难得请到年假,决定利用假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他约上朋友选择了去川西俄木塘自驾游,由于时间仓促,出发前没做什么攻略,对旅行目的地的天气也没做了解,到了才发现当地正值雨季,“有一天因雨太大遭遇泥石流,好吓人哦,我们几个人被困在景区一个山洞里,几个小时后才跑出来,太可怕了。而且一路上遇到好几个地方滑坡,让人心惊肉跳,几经周折总算脱离了危险。”提起这次旅行,小王仍然心有余悸,表示以后出行必须先做足功课,特别是对当地天气、风土人情等情况要有了解,决不能凭一时冲动,盲目出行,带来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旅行社线下游客多
安全是第一要素
记者从我市报业旅行社了解到,暑假期间,旅行社一般推出的线路为国内游,主要线路有北京、内蒙和青海等西北线路。特别是亲子游以及暑期夏令营格外受欢迎。针对出境游,该旅行社周总告诉记者,泰国游一直都比较热门,他们会特别对泰国专线的地接导游进行筛选,找有资质、经验丰富,操作多年正规的专业旅行社,并对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掌握,了解客人的身体状况,并由此给出推荐和建议。“如果出行后遇到特殊天气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与总部联系,并与当地地接及客人进行及时沟通,征得游客同意后,推迟或者更换其他项目,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周总说,一般情况下,当导游明确告知游客安全风险后,客人都是能够理解并配合的。
在众合旅行社,负责人表示,针对参团游客,除了国家规定必须购买的旅行责任险,本应由游客自愿购买的人身意外险,为规避旅游风险,他们旅行社也会购买。每次出行提前准备安全预案,旅行社有义务有责任向游客说明并规避其中的风险,如天气、风俗习惯。
走访中,我市金龙旅行社、天地国旅等门店负责人均表示出对旅游出行安全的高度重视,必须做到按正规流程操作,60岁以上老人出行要签免责书,购买正规的保险,有自然灾害的地方不前往,不用黑车不用黑导游等。而且要求对所有旅游产品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尤其要严格审核存在一定风险的产品,如潜水、冲浪、探险、热气球、高山索道等,要在产品详情页、出行确认单、出团说明书中做出相关风险提示,要求游客在购买自助游产品供应商销售的单项旅游产品时,必须填报游客信息。
线上旅游兴起
更应注重安全
目前线上旅游逐渐走热,携程、途牛、蚂蜂窝、飞猪、去哪儿等网上旅游平台为大家提供了更多出行方式的选择。线上一些自助游产品因其自主性较强、自由度较高、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优惠特别受到了80、90后年轻群体的青睐。
“我喜欢通过网上旅游平台选择旅游产品,网上推出的线路多、可供选择的行程、景点也较丰富,之前去厦门、丽江都是在网上定的,行程安排比较自由,不用赶时间,一个团里还能结识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热衷自助游的90后小伙王真告诉记者,自己的毕业旅行就是几个同学邀约一起在网上报的半自由行,感觉还不错,所以后来几次旅行都选择了线上参团。提到这次泰国普吉岛的旅游事故,幸存者讲述大多通过网上报名参团,因为网上提前支付了费用,就得按照时间旅游,比如乘坐游轮,如果不坐,退票或改日都很麻烦,这就导致当地地接和游客冒着哪怕是暴风雨风险都要出海,最终导致这次海难事故。对此,小王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选择网上旅游平台一定要选有资质的、口碑好的大平台,结合自己的爱好和身体状况选择旅游产品,特别要注意产品介绍最后的安全及注意事项,出发前一定要签好合同,最大限度规避旅游中出现的风险。“如果出行中真的遇到了不可抗的自然因素,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有些该放弃的必须得放弃。”
市旅游局提醒 安全出行须知
随着中、高考结束,暑期旅游已经进入了旺季。记者采访了市旅游局相关负责人,针对旅游安全问题,他们给出了权威解答。
选择有资质的旅行社
要注意旅行社经营范围,正规的旅行社应具备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和旅游管理部门颁发的业务经营许可证。
签订正规合同
签订旅游合同时,要详细阅读旅行社提供的行程表或行程计划书,明确团费所包含的项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以及违约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内容包括明确旅游线路行程、景点、交通和食宿安排及标准、购物次数及停留时间、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基本内容)。
出行前了解目的地天气状况
暑期是暴雨、洪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期,游客出行前要注意了解相关天气预警信息,合理选择旅游路线。遇到恶劣天气,要听从当地有关部门或导游员、旅行社的组织,注意必要的自我防护,不在危险地段停留。
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规定
自驾旅游要尽量避开热点地区和高峰时段,提前设计好旅行线路,发生交通事故不要惊慌,要合理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报告警方和相关部门。
遵守集合时间和景区规定
注意景区设立的安全警示标识,不要到景区划定的安全游览路线以外游玩,不要进入景区“禁止入内”的危险区域。游览过程中保管好随身财物,不要让贵重物品离开自己的视线。应注意听从导游安排。
自觉抵制“低价游”
虽然低价的目的不同、原因有很多,但低价是产生低质服务的主要因素。旅游者在选择线路时一定要注意旅行社的资质和旅游产品的品质,不要被“赠送”“低价”等宣传噱头迷惑,切勿贪图便宜,因小失大。
文明旅游 理性消费
游客出游时应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礼貌待人,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杜绝不文明行为。
增强保险意识
建议游客在出游前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购买保险产品时要问清理赔范围,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注意索要发票和保单或保险号。
依法理性维权
旅途中如遇到服务质量问题,应与旅行社积极协商解决,不应采取过激行为,更不能以此为由延误行程致使损失扩大,妥善保存好合同、发票、行程安排以及认为旅行社存在服务质量问题的相关证据。
□本报记者 张海涵 见习记者 李天戈